摘要:凌晨一点,Nana把最后一张纱布拆掉,脚踝上“1968”像一枚被岁月磨亮的硬币,其余皮肤空得像没写过字的稿纸。
凌晨一点,Nana把最后一张纱布拆掉,脚踝上“1968”像一枚被岁月磨亮的硬币,其余皮肤空得像没写过字的稿纸。
她拍了一张极暗光线的照片发出去,配文只有一句“我回来了”,热搜瞬间炸成烟花。
可没人想到,这条动态背后,是整整两年每月一次的镭射“烤肉”——护士把她按在垫子上,机器哒哒哒在皮肤里埋小炸弹,烧焦味顺着毛孔往外爬,她掐自己另一只手,数到十秒就掉一次泪。
疼到顶的时候,她给老妈发语音,说“妈,我当年往身上盖章,是怕找不到自己”,老太太回她一句“傻丫头,皮肤不是草稿纸,可就算写满了,也还能翻页”。
翻页的动作,她做成了三件事,件件都比“洗掉纹身”带劲儿。
第一件,她把清除时录下的呻吟剪成节奏,做成主打歌《Reborn》的鼓点。
副歌里那声“啊”不是合成器,是她第17次镭射时实在忍不住的惨叫。
粉丝以为高级氛围,结果知道真相后,评论区齐刷刷刷“听着疼”,Melon空降12位,靠的不是旋律,是真人真肉。
第二件,她把专辑首周版税提前划给青少年心理基金,没开发布会,只让财务发了一张转账截图,金额后面跟着三个零,够买一台新的治疗仪器。
第三件,Netflix递来剧本《Clean Slate》,让她演心理医生,导演说“就冲你把自己当病例,这角色非你不可”。
她看完大纲笑出声——剧里要劝别人别自残,她心想:这活儿我熟,先拿自己练手。
有人替她算账:两年洗掉几十处图腾,花了差不多一套首尔远郊公寓的首付。
她却在采访里掰着指头说:“留一套房在皮肤上,不一定升值,留一个教训在脑子里,利息翻倍。
”唯一没动的“1968”是老妈出生年,她开玩笑说“这是原厂设置,动一动系统崩溃”。
记者追问后悔值,她摇头:纹身那会是救生圈,现在是上岸了,救生圈就该扔,总不能背着它跑马拉松。
更妙的是,她把清除过程的碎皮收集在一本透明册子,每页贴一小块,旁边标注日期和心情,像植物标本。
宣传期里,这本“人皮日记”被公司拦下,说太狠,她耸肩:“以后给我女儿看,告诉她妈年轻时也拿刀片刻过答案,后来学会用脑子解题。
”
故事讲到这儿,最扎心的不是“世界第一美”重回干净,而是她亲手把曾经的“求救信号”升级成“求救指南”。
粉丝后援会开始接龙,晒自己预约心理咨询的截图,配文“今天也做Reborn”。
她看见后回了一个抱抱表情,没多说——她知道,真正的应援不是“姐姐好飒”,而是“我也去挂号”。
所以,当有人在论坛酸她“洗白了想接戏”,底下高赞回答只有一句:人家把伤口改写成剧本,你把键盘敲成墓碑。
Nana没空理,凌晨两点,她得去录音棚重录一段和声,把那句“疼会过去”再唱软一点,怕听众耳机里太硌。
录音师问要不要修掉气息里的颤抖,她摆手:留着,那是人类过关的证据。
来源:清新丸子cv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