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宋慧乔原定香港制作的新剧突然被撤资,资方转头找了倪妮顶替,片酬比宋慧乔低但项目立刻过审——这事儿不是个例,现在韩星在咱们这儿接活基本没戏了。
宋慧乔原定香港制作的新剧突然被撤资,资方转头找了倪妮顶替,片酬比宋慧乔低但项目立刻过审——这事儿不是个例,现在韩星在咱们这儿接活基本没戏了。
为啥资方宁可少赚也不用韩星?
看下去就知道。
先说说韩星为啥突然没人敢用。
不是官方下了禁令,但平台自己下架了70%的韩国节目,资方怕啊,怕项目沾了韩星就过不了审,钱打水漂。
就像宋慧乔那剧,香港制作都怕审查风险,换成倪妮虽然片酬降了,但至少能播,这叫“花钱买平安”,资方觉得值。
再看广告,韩星代言费跌回三年前,连LV这种大牌都赶紧换代言人,怕啥?
怕网友骂,怕影响在中国市场的生意。
这里头有个绕不开的坎:历史争议。
韩剧老干些让人不舒服的事,比如《请回答1988》里拍酒店片段,愣是把中国历史人物李世民写成刺客,网友能不生气吗?
民间抵制情绪一上来,谁还敢用韩星?
横店之前传韩国资本想投影视基地,网友直接骂“偷文化”,官方账号都关评论了,你说资方还敢沾边吗?
市场这边早就变了风向。
韩星接不了活,本土演员就起来了。
周迅、倪妮这些演员片酬涨了15%,资方说“高价换安全”,其实是没办法,不用韩星就得用本土的,价格自然上去了。
观众现在打开电视,韩剧少了一大半,缺口全靠国产剧补,选择是少了点,但国产剧也趁机占了市场。
韩国那边更惨。
以前中国市场给他们贡献多少收益?
现在全没了。
SM、YG这些大经纪公司,股价从年初到现在跌了30%多,投资者怕啊,怕彻底失去中国这个大市场。
腾讯、阿里以前投的韩国制作公司,现在都在减持,合作项目停了一大半。
他们想转去东南亚市场,但那边单集网剧制作成本才3万美金,演员片酬砍一半,跟中国市场根本比不了。
咱们这边呢?
不仅自己市场用本土演员,文化输出也厉害了。
国产古装剧、综艺在东南亚卖得越来越好,以前韩流占的地方,现在咱国产的占了不少。
韩国文化部门说“想对话解决误解”,但咱们没理他,为啥?
历史争议、民间情绪摆这儿,不是说对话就能解决的。
现在的情况就是,中韩娱乐合作基本冻住了,市场自己躲着韩星,本土演员和资本最划算。
历史问题、怕审查、老百姓不乐意,这三个原因凑一块儿,短期内肯定好不了。
韩国想收缩,咱们自己市场转内循环,这格局怕是改不回去了。
这样的变化,你觉得以后韩星还能来中国赚钱吗?
来源:不凡橘子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