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剧中第四集一处台词成为争议导火索,女主角一句 “为什么中国会偏好战争?那样核弹会落到边界地区”,瞬间点燃中国网民怒火 。长期以来,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国际维和、人道主义救援等事务中积极作为,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国际秩序的维
(一)台词与画面双重 “踩雷”,被指刻意丑化中国
近期,由全智贤、姜栋元主演的韩剧《暴风圈》在 Disney + 平台上线,本应凭借豪华阵容收获高人气,却因剧中一系列涉华内容陷入舆论风暴。
剧中第四集一处台词成为争议导火索,女主角一句 “为什么中国会偏好战争?那样核弹会落到边界地区”,瞬间点燃中国网民怒火 。长期以来,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国际维和、人道主义救援等事务中积极作为,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这句台词罔顾事实,将 “偏好战争” 的不实标签强加给中国,充满恶意揣测,是对中国形象的公然污蔑。
除台词外,剧中场景设置同样槽点满满。当镜头切换到标注为 “中国大连” 的画面时,映入观众眼帘的竟是香港老旧贫民区,狭窄逼仄的街道、破旧杂乱的房屋,再配上灰暗压抑的滤镜,刻意营造出落后、脏乱的城市印象,与大连作为现代化海滨城市的真实风貌大相径庭。更过分的是,剧中还出现 “五星图案地毯被踩” 的画面,结合 “反派角色全程中文对话” 等细节,在广大网友看来,这绝非偶然失误,而是制作团队系统性抹黑中国形象的 “组合拳”,是对中国文化与国家尊严的严重冒犯。
9 月 20 日起,“海蓝之谜删除全智贤相关”“全智贤代言广告被撤下” 等话题如燎原之火,迅速登上微博热搜,各话题阅读量纷纷破亿,引发全民关注与讨论。在豆瓣平台,该剧评分从开播时的 6.8 分直线跳水至 4.2 分,大量网友留下差评,直言 “拒绝为抹黑中国的作品买单”,字里行间满是愤怒与抵制。
短视频平台上,相关争议片段被疯狂转发,播放量轻松突破 5000 万次,评论区更是 “沦陷”,“下架该剧”“抵制全智贤” 的留言刷满屏幕,网友们用行动表达对抹黑行为零容忍的态度。从普通观众到意见领袖,从社交平台到主流媒体,抵制《暴风圈》的声浪迅速汇聚、愈演愈烈,形成强大舆论压力,让这部剧及其背后相关方切实感受到中国民众捍卫国家尊严的坚定决心 。
在这场抵制风暴中,全智贤的商业代言首当其冲,成为受影响最直接的领域。事件发酵堪称迅猛,短短 48 小时内,时尚界巨头路易威登(LV)率先打响 “撤下战”,迅速将全智贤担任品牌代言人的广告、宣传海报等物料从中国区官网、线下门店以及各大线上销售平台全面下架,原本在橱窗、电子屏上频繁亮相的全智贤形象,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
美妆界的海蓝之谜(La MER)也紧跟其后,不仅在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平台删除与全智贤相关的推广内容,就连产品详情页中的代言人展示板块也进行替换,以往精心策划的全智贤护肤分享视频、广告大片,都被新素材取而代之。伯爵珠宝(Piaget)同样不例外,其官网、线下门店的宣传册、陈列展示里,全智贤佩戴伯爵珠宝的璀璨画面被迅速撤换,仿佛要将她与品牌的关联彻底抹去 。
据韩媒精准披露的数据显示,全智贤在 2021 年凭借众多代言吸金 200 亿韩元(约 1 亿元人民币),代言收入相当可观。而此次风波之下,其在中国市场的商业合作近乎停摆,保守预估,她需支付的违约金以及品牌撤换带来的经济损失,已超 2 亿元,商业价值严重受损,这无疑是对她演艺生涯商业版图的沉重一击 。
面对此次代言危机,全智贤所属经纪公司 PEACHY COMPANY 的应对方式备受诟病。公司声称 “广告拍摄取消与剧集无关,系前期调整”,试图淡化事件影响,然而,这一说法被韩媒《体育东亚》无情打脸。据其揭露,原定于 9 月 25 日在首尔进行的某中国服装品牌广告拍摄,确实临时终止,而公司关闭官方账号评论区的行为,更被外界批为 “无视中国市场情绪”,是对中国粉丝与消费者的不尊重 。
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品牌在此次事件中采取 “零容忍” 态度,背后是对中国消费者民族情感的精准保护。在全球化商业竞争中,品牌深知中国市场庞大的消费潜力与消费者对国家尊严捍卫的坚定态度,一旦品牌与伤害民族情感的艺人关联,必然引发消费者反感,导致品牌形象受损、销量下滑。所以,品牌方果断与全智贤 “割席”,是为维护自身商业利益与品牌声誉,避免卷入舆论漩涡 。
三、行业震荡:从 “韩流顶流” 到 “敏感人物”,全智贤为何跌落神坛?(一)中国市场不再容忍 “一边赚中国人钱,一边丑化中国”全智贤在中国的演艺事业发展历程中,《来自星星的你》无疑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2014 年,这部融合了浪漫爱情、奇幻元素的韩剧一经播出,便迅速在中国掀起收视狂潮 。剧中,全智贤饰演的大明星千颂伊,性格直爽、敢爱敢恨,她与都敏俊教授跨越时空的爱恋,让无数中国观众为之痴迷。凭借这一角色,全智贤成功跻身中国观众最喜爱的韩星行列,微博话题热度居高不下,粉丝数量呈爆发式增长,各类代言邀约纷至沓来,成为当之无愧的 “韩流顶流”,在中国商业市场收获了巨大的成功 。
然而,此次《暴风圈》事件却让这来之不易的 “双向奔赴” 彻底破裂。长久以来,中国观众怀着开放与包容的心态,热情拥抱韩流文化,从韩剧、韩综到韩星,韩流元素一度在中国文化消费市场占据重要地位,中国观众也在文化交流中收获了快乐与感动。但中国观众的包容并非毫无底线,当韩流作品中出现恶意丑化、歪曲中国形象的内容时,他们毫不犹豫地站出来捍卫国家尊严 。就像这次,全智贤作为该剧主演,即便她声称对剧本内容无决策权,但在广大中国观众眼中,她与作品已紧密捆绑。她享受着中国市场给予的名利与追捧,却未能对中国文化与观众展现出应有的尊重,这种 “吃饭砸锅” 的行为,让中国观众深感失望与愤怒 。
中国观众的态度转变也得到了韩媒的关注与承认。韩媒敏锐地察觉到,此次事件并非孤立个案,而是反映出韩流在华传播正经历深刻变革。过去,韩流凭借新颖的题材、精美的制作在中国野蛮生长,收获大量粉丝与市场份额。但如今,中国观众在文化消费上愈发理性成熟,对文化作品的价值内涵、文化立场提出更高要求,韩流作品若想在中国市场持续立足,必须通过 “价值审查”,尊重中国文化、尊重中国观众将成为基本准则 。
在韩娱发展历程中,类似全智贤《暴风圈》这样因 “踩线” 引发争议的事件并非首次发生,林允儿主演的《暴君的主厨》便是典型例子。该剧播出后,被指多处篡改历史,严重伤害中国观众感情。剧中,在厨艺比拼情节里,竟荒谬地宣称明朝菜系祖师爷是朝鲜菜,还编造明朝厨师偷师朝鲜辣椒的桥段,无视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 。此外,在人物刻画上,将明朝使臣塑造成向朝鲜国王下跪求饶的 “丑角”,明朝顶级厨师更是卑躬屈膝地向朝鲜厨子磕头求教,肆意颠倒历史事实,充满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傲慢与偏见 。此剧一经播出,便遭到中国观众强烈抵制,网络上声讨不断,林允儿在中国积累的良好形象也因此受损,代言合作、作品热度均受到不同程度冲击 。
全智贤《暴风圈》事件与林允儿《暴君的主厨》事件相互呼应,共同成为韩娱在华发展的 “警示灯”。随着此类事件频繁发生,中国市场对韩娱的态度愈发谨慎。制作方与艺人若依旧对中国市场的文化敏感性置若罔闻,后续韩剧引进、韩星商业合作都将面临更为严苛的审查。从数据来看,这种变化已十分明显。2023 年以来,涉华争议的韩剧在国内主流视频平台播放量急剧下滑,同比下降 63%,曾经热门韩剧动辄破亿的播放量已成为过去式 。品牌代言合作方面同样不容乐观,锐减 40% 的数据表明,品牌方在选择韩星代言时更加谨慎,不愿因代言人的不当言行而卷入舆论风波,损害品牌利益 。这些数据直观反映出韩娱 “踩线” 的高昂代价,也预示着韩娱若想在中国市场持续发展,必须深刻反思、端正态度,尊重不同国家文化,避免触碰文化红线,否则必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逐渐淘汰 。
在全球化商业浪潮中,品牌与消费者之间构建起了一种微妙而紧密的情感纽带,消费者的情感认同已然成为品牌立足市场的核心根基。营销专家指出,此次 LV、海蓝之谜等国际大牌迅速与全智贤 “割席”,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商业考量,其本质是对 “消费者主权” 的高度敬畏 。
在当今 “情绪消费” 盛行的时代,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不再仅仅关注产品的功能与质量,品牌所传递的价值观、文化内涵以及其社会形象,都成为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关键因素 。一旦品牌所关联的代言人出现任何触及国家尊严、伤害民族情感的争议事件,消费者内心对品牌的信任大厦便会瞬间崩塌,品牌苦心经营的信任度将遭遇断崖式下跌 。以此次全智贤事件为例,《暴风圈》中抹黑中国的内容,严重伤害了中国消费者的民族情感,而全智贤作为该剧主演及相关品牌代言人,自然被卷入舆论漩涡 。品牌方深知,若继续与她保持合作,必然会引发中国消费者的强烈反感与抵制,导致产品销量下滑、品牌形象受损,甚至可能被逐出庞大的中国市场 。所以,即便面临支付高额违约金的损失,品牌方也毫不犹豫地选择撤下代言,及时止损,这一果断行动有力地印证了 “中国市场没有‘免责金牌’” 这一铁律 。
全智贤此次深陷代言危机,给整个娱乐圈,尤其是从事跨文化演艺事业的艺人敲响了一记沉重的警钟。她的教训深刻地表明,在跨文化传播的舞台上,艺人绝不能丢失对不同国家文化、历史与民族情感的 “敬畏心” 。
演员与所塑造的角色之间存在着一种紧密的共生关系,角色通过演员的演绎呈现在观众面前,而演员也因角色收获声誉与利益 。在此次事件中,尽管《暴风圈》中抹黑中国的内容是由剧本设定,但全智贤作为主演,其团队在剧本审核环节严重失职,未能对敏感、不当内容进行严格把关,导致最终作品播出后引发轩然大波 。这种对作品内容的忽视,不仅是对中国观众与中国文化的不尊重,更是对自身职业责任的漠视,最终自食恶果,个人商业价值遭受重创 。正如广大网友所言:“吃中国饭,就要守中国的‘规矩’,尊重是合作的基础。” 在跨文化演艺活动中,艺人应时刻保持对不同文化的敬畏与尊重,深入了解合作国家的历史、文化与社会价值观,对参演作品进行严格筛选与审核,避免因不当言行或作品内容伤害他国人民感情,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演艺市场中赢得尊重、实现可持续发展 。
全智贤代言被撤事件,不仅是个体的商业危机,更是韩流在华发展的转折点。它警示整个行业:在文化交流中,任何刻意抹黑、傲慢忽视的行为,终将被市场反噬。当 “女神滤镜” 撞上 “国家底线”,前者终将破碎 —— 这是中国观众用行动写下的答案,也是所有跨文化从业者必须牢记的准则。
来源:电影时间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