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说全智贤,那可是不少人心中的白月光。从《野蛮女友》到《暗杀》,再到《来自星星的你》里的“千颂伊”,她那张又美又飒的脸,几乎就是“高级感”的代名词。
全智贤用一场嬉皮笑脸的采访,亲手给自己在中国的演艺事业,来了个原地爆炸。
要说全智贤,那可是不少人心中的白月光。从《野蛮女友》到《暗杀》,再到《来自星星的你》里的“千颂伊”,她那张又美又飒的脸,几乎就是“高级感”的代名词。
多少粉丝觉得,全智贤不一样,她有格调,有品位,不是那种随便捞钱就走的流量明星。
结果呢?滤镜碎得那叫一个清脆响亮。
新剧《暴风圈》一上线,好家伙,里面那段台词,简直像一根针,精准地扎在了所有中国网友的神经上。
那台词里夹带的私货,那种居高临下的偏见和抹黑,让人看得眉头一皱,血压“噌”地就上来了。
这不是无心之失,这是剧本里白纸黑字写着的,是经过她本人同意、演绎、并最终呈现给观众的。
这下可好,网友们的怒火瞬间被点燃。大家纷纷喊话:这事儿没完!必须道歉!
互联网时代,民意就是市场的风向标。中国网友的抵制,那可不是光过过嘴瘾。
第一个反应过来的,是那些精明的品牌方。他们比谁都清楚,谁才是衣食父母。于是,一场商业领域的“大逃杀”开始了。
高奢护肤海蓝之谜,跑得比兔子还快,官网海报“嗖”一下就没了。
高端手表铂爵,紧随其后,生怕沾上一点“辱华”的晦气。
就连宇宙大牌LV,也毫不犹豫地按下了删除键,干净利落。
短短几天,至少四家顶级代言,跟全智贤来了个“一刀两断”。这还不算完,原定的商业活动?黄了!商业邀约?没了!业内专业人士都说了,全智贤在中国的商业链,算是彻底“嘎嘣”断了。
有人说,不就中国市场嘛,韩国人照样活得滋润。
这话说的,格局小了。韩国总人口多少?五千多万。中国一个省的人口都可能比这多。失去中国市场,对于一个想成为“国际巨星”的艺人来说,相当于自断一臂,不,是自断主心骨。
她在中国辛辛苦苦十几年修起来的“金光塔”,被自己亲手点燃的“暴风圈”,一夜之间吹得只剩个地基。
面对如此山崩海啸般的舆论,大家都在等,等一个态度,等一个解释。哪怕只是个公关式的“对不起”,也算是个台阶。
结果,全智贤给大家上演了一出“黑色幽默”。
在《暴风圈》的剧组采访现场,记者小心翼翼地提起台词争议。本以为会看到她面露难色,或者声泪俱下地解释。没想到,人家全智贤,状态好得仿佛刚拿了影后。
她是怎么说的?她笑眯眯地回答:“剧里台词很多,有英文的,韩语的,还有一些中文的。时间太短,我只能很努力去背。不知道大家听得懂吗?我可是尽了全力了。”
说完,还跟旁边的演员对视一眼,三个人心领神会地哈哈大笑,场面一度“其乐融融”。
好家伙!这波操作,直接把所有人都看傻了。这哪是回应?这分明是挑衅!她轻描淡写地把一场涉及国家尊严的严肃争议,偷换概念成了“我背台词好辛苦”的个人奋斗史。
最后那句“大家听得懂吗”,更是充满了嘲讽的意味,仿佛在说:“你们这些网友,就这点水平,也配来挑我的刺?”
这已经不是嘴硬了,这是在用一种“嬉皮笑脸”的方式,表达最彻底的轻蔑。她不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她只是觉得,你们中国网友的愤怒,在她看来,就是个笑话。
韩国那边,果然有人买账,一片“姐姐好刚”、“姐姐真厉害”的赞美声。看来,她成功用“得罪中国”的代价,在韩国换来了“硬气人设”。这笔账,不知道她到底是怎么算的。
娱乐圈的“顶流”光环,终究盖不住骨子里的傲慢与偏见,当艺术触碰了民族情感的底线,再华丽的表演也只会沦为一场令人作呕的独角戏。
全智贤或许觉得,关掉评论,捂上耳朵,世界就清净了。但她忘了,互联网有记忆,市场有选择,人心有杆秤。
她亲手关上的,是通往中国这艘巨轮的大门,门后,是无数曾为她喝彩的观众。这扇门,一旦关上,就很难再打开了。
未来的路怎么走,是继续在韩国享受“硬气姐姐”的虚名,还是看着自己错过的中国市场黯然神伤,那就是她自己的选择了。
毕竟,成年人,总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
来源:.晨光曦微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