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智贤的声明把“解约”硬拗成“延期”,就像把断掉的绳子说成暂时打个结,品牌方悄悄撤图、删帖、冷处理,她却还在镜头前摆出一副“我没事”的表情,算盘打得响:只要嘴够硬,违约金就能变空气。
全智贤的声明把“解约”硬拗成“延期”,就像把断掉的绳子说成暂时打个结,品牌方悄悄撤图、删帖、冷处理,她却还在镜头前摆出一副“我没事”的表情,算盘打得响:只要嘴够硬,违约金就能变空气。
她为什么敢这么干?
数字摆在那儿。
过去七年,她在中国拿走至少三十五个代言,一条十五秒的广告就能进账一千五百万人民币,占她全年收入的六成。
老公被曝炒币亏掉三百亿韩元,折下来两亿多人民币,家里现金流几乎见底,她只能把中国市场当成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此刻低头道歉,等于承认剧本有问题,品牌会立刻启动“道德条款”,一天之内就能让她赔掉两亿,所以她把责任推给编剧,把自己摘干净,用“延期”两个字拖时间,赌的是网民忘性大,三个月后再悄悄复出。
品牌方可不吃这一套。
LV中国区的内部邮件写得直白:“舆情没有反转迹象,暂停一切露出。”海蓝之谜更绝,微博小红书删得一条不剩,连官网大图都换成白人模特,表面不说分手,实际已经拉黑。
它们不是不给全智贤面子,而是不敢得罪中国消费者。
去年另一家韩星翻车,同款品牌当天损失三亿美元市值,董事会直接发话:谁再碰红线,谁就卷铺盖。
全智贤团队当然知道这条规矩,所以只敢在韩媒放话,不敢在微博发声,因为只要发一条中文声明,就必须表态“坚持一个中国”,一旦打出这行字,韩国本土又会骂她“跪中”,两头堵死,只能装死。
拖字诀能不能救命,要看下一步数据。
品牌方每天盯着百度指数和抖音热搜,只要负面词条占比超过三成,合约里的“道德触发”就自动生效,不需要法院,也不用仲裁,品牌直接扣掉全部未付尾款,再追讨已付金额的百分之五十。
全智贤现在把希望寄托在新剧上线后的口碑,如果剧情能把争议台词剪干净,再请几个中国自媒体发通稿,指数掉回安全线,她就能拿着“舆情好转”的报告去和品牌谈续约。
剪不干净,指数继续飙,她就只能回韩国接本土小品牌,报价从一年五千万人民币掉到两百万,还要自己带妆造团队,差距就是这么大。
同样翻车的外籍艺人,有人选择直播落泪,三天卖出一亿元货,有人硬撑到底,半年内零代言,全智贤走的是中间路线:不道歉、不解释、不消失,用“延期”吊着粉丝,用“未解约”吊着品牌,本质是一场高杠杆的。
赌赢了,她继续拿天价代言,帮老公填坑;赌输了,两亿违约金加市场封杀,直接跌回二线。
观众的情绪在她眼里就是KPI,只要数据还能看,她就绝不松口。
这场戏最扎心的是:她从头到尾没把争议内容当回事,只想保住钱。
网民要的是一句“剧本伤害了中国观众”,她给的却是“演员不背锅”。
方向错了,越努力越离谱。
她死咬“延期”不松口,到底是聪明还是把路走绝?
来源:豁达生活家W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