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有没有好奇过,朝鲜人用的智能手机到底是啥样的?毕竟这事儿在网上一直挺神秘的,好多人都猜来猜去。其实国内早有手机测评博主花大价钱买了朝鲜手机,拆机一看,真相直接大白了。
你有没有好奇过,朝鲜人用的智能手机到底是啥样的?毕竟这事儿在网上一直挺神秘的,好多人都猜来猜去。其实国内早有手机测评博主花大价钱买了朝鲜手机,拆机一看,真相直接大白了。
不管是阿里郎、青松,还是蓝天、马头山这些朝鲜品牌,内核都差不多——安卓系统搭着深圳华强北的元器件,先由中国的方案整合商按要求拼好,再运到朝鲜套个壳子就成了“本土手机”。说真的,这些品牌妥妥都是华强北的“战略合作伙伴”。
就拿现在朝鲜的高端代表马头山来说,去年还带着折叠屏手机去柏林国际电子展撑场面呢,看着特高科技。结果一查制造商,手机里明明白白写着“道格”,就是深圳那家公司搞的整合。这波操作也是挺实在的。
但你知道最有意思的是啥不?这些看着挺唬人的高端机,配置放在国内顶多算千元机水平,在朝鲜卖得比奢侈品还贵。青松234刚上市的时候卖5000多人民币,三泰星8更狠,直接飙到6800元以上。
说起三泰星这名字,看着像三星亲戚,其实来头大多了,说是象征着朝鲜抗日武装的“三颗璀璨新星”,也就是金正成、金正日和金正淑。可惜再大的来头也改变不了价格,普通朝鲜人根本买不起。
至于朝鲜到底有多少人用手机,不同机构说法差得挺远。2022年11月美国史汀生中心的简报说有650万到700万用户,可韩国KDB产业银行未来战略研究所不认同,说好多领导干部一人用好几个手机,实际用户撑死450万,而且当时只有20%到30%用的是智能机。
不过这都过去两年多了,朝鲜这两年的智能机普及速度,跟咱们2012、2013年那阵特别像。市面上一下子冒出来上百款机型,连华强北翻新的三星旧手机都拿来套壳卖,成本几十、一百来块,在朝鲜能卖上千。
照这架势,现在智能机用户占比估计得有60%到70%,总人数至少300万以上了。但朝鲜手机最绝的不是华强北血统,是那套“硬核”的软件管控,简直颠覆认知。首先就没法连国外的WiFi,想自己下软件更是门都没有。
2023年他们搞了次全国性的系统升级,要求所有单位和人民班12月底前必须更完,还不能自己升,得去“服务所”或者通讯中心找专业人员弄。升级截止后,管控小组跟查MP3似的,在各个城市到处突袭检查,单位、车站、市场、大街上,随时随地要你掏手机。
要是没升级,手机直接没收,单位政治部门还得处罚,政治上留下污点,这后果谁顶得住啊。
那到底升了些啥让大家这么抗拒?专业点说就是加强了签名体系,说白了就是升级后手机不能互发照片视频,不能下软件,连插电脑传文件都不行。
想下软件只能找朝鲜本土的,还得去营业厅申请让专人弄,外国APP想都别想。更关键的是,升级后手机里所有记录,发过啥短信、看过啥内容,全能查到。这可不是偷偷摸摸搞的,通知里写得明明白白,就是为了防范反朝鲜、反主体思想的人,让所有使用痕迹都能被检查。
而且手机里还有个“傀儡语纠错功能”,简直是自带语言警察。输入“欧巴”直接改成“同志”,还弹警告说只能这么称呼年长男性;“男友”变“男朋友”,“南韩”成“傀儡地区”,“北韩”改成“伟大的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连“快递”都得叫“邮寄行李”。
后来才知道,这背后是朝鲜跟外界的“信息攻防战”。韩国那边总通过短波广播、偷偷运U盘内存卡的方式,把韩剧、流行音乐和各种资料送进朝鲜,想打破这边的信息壁垒。
为了守住信息防线,朝鲜也是下了狠手,直接出台了相关法律。据韩媒在2014年的报道来看,在朝鲜如果传播外国媒体内容,是会被判刑的,从这就能看出,现在智能手机成了朝鲜意识形态管控的重要工具。
而边境上管得更严,做贸易的人怨声载道。要是被查到用中国手机、中国电话卡,还装了微信、抖音,直接可能被送进集中营。这可不是小事,是真的会付出沉重代价。
说真的,朝鲜这情况也算“老革命遇到新问题”了。智能手机这东西普及起来挡不住,但又怕外部信息渗透威胁安全和社会稳定。一边是华强北攒出来的硬件机身,一边是层层加码的管控系统,朝鲜的智能手机就这么成了个矛盾又奇妙的存在。只能说,在信息管控和技术普及的平衡上,他们走了条最紧绷的路。
来源:苏荨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