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最近,当SBS王牌综艺《我家的熊孩子》在2025年9月21日交出全国收视率8.5%的成绩单时,这个数字较去年同期暴跌超40%,创下节目开播以来的历史新低。这场由明星婚讯引发的收视雪崩,也真正暴露了观察类综艺的生存危机,更折射出韩国综艺市场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
在最近,当SBS王牌综艺《我家的熊孩子》在2025年9月21日交出全国收视率8.5%的成绩单时,这个数字较去年同期暴跌超40%,创下节目开播以来的历史新低。这场由明星婚讯引发的收视雪崩,也真正暴露了观察类综艺的生存危机,更折射出韩国综艺市场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
参演明星陆续结婚,直接让观众们开始不买账。
众所周知,《我家的熊孩子》这当综艺真人秀推出之后,始终主打的都是类似于成年版育儿的一档亲子节目,而在该节目中,为了提高收视率,所以在很多情况下都是邀请的几乎都是未婚的明星。也就是通过他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父母们在背后的议论和评价,也让这档综艺火到不行。不过在2025年8月至9月期间,《我家的熊孩子》连续遭遇明星婚讯“暴击”。8月中旬,固定嘉宾金钟国被曝与圈外女友秘密交往三年,节目组紧急调整录制计划,将原定的“单身生活特辑”改为“婚前准备观察”。然而,观众对此并不买账,8月10日当期收视率跌至10.7%,较前一周下滑1.5个百分点。
不过该节目的结婚风波甚至蔓延到了9月。在9月14日这一天,节目组官宣常驻嘉宾朴君与演员韩英的婚礼将于10月举行,并放出两人挑选婚纱的预告片段。这本应是拉动收视的“甜蜜炸弹”,却意外引发观众反感。9月21日当期节目全国收视率暴跌至8.5%,较前一周再降1.4个百分点,较2022年同期朴君婚礼特辑13%的收视率几乎腰斩。
而也就是因为如此,一条评论写到“现在看《熊孩子》就像看别人的幸福婚礼直播,完全代入不了。”当然这位首尔观众李女士的吐槽代表了许多观众的心声。数据显示,20-49岁核心观众群收视率从2022年的4.1%跌至2025年的2.3%,流失的年轻观众转向了JTBC的《恋爱直感》等新型恋爱综艺。
结婚参演的明星是否应该为该节目如今的情况买单吗?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如今《我家的熊孩子》收视率下滑,肯定是要让这些已经官宣结婚的参演明星负责,毕竟现在的他们情况,已经完全不符合这个节目的要求,毕竟该节目始终主打的都是“单身男星➕母亲观察”的模式。而现在却变成了谈论结婚的事情了。这绝对是严重的跑题了。所以似乎让这些已经结婚的明星退出,才是最佳的选择。
不过,除去这样原因后,在该节目播出这么多年年以来,节目模式逐渐僵化。2022年朴君婚礼特辑虽创下13%收视率,但靠的是李尚敏送300万韩元贺礼引发的“土豪人设”争议,而非节目内容本身。2025年9月21日节目中,金钟国筹备婚礼的片段被观众批评为“刻意煽情”,而其他嘉宾讨论“婚后经济分配”的环节更被吐槽“像在开财务会议”。
而面对这样的情况,综艺评论人金贤俊直言不讳的指出“观众需要的是真实共鸣,不是明星的婚礼预告片。”节目组为追求话题度,强行将嘉宾婚讯与节目内容绑定,反而破坏了观察类综艺“记录真实生活”的核心魅力。2025年尼尔森调查显示,62%的观众认为节目“越来越像明星宣传平台”,较2022年的38%大幅上升。
行业寒冬下的综艺突围战
《我家的熊孩子》的困境,是韩国综艺市场整体萎缩的缩影。2025年,韩国三大台周日黄金档综艺平均收视率较2022年下降27%,广告投放量减少19%。在流媒体平台冲击下,传统综艺的生存空间被持续挤压。为求生存,各节目组纷纷“放大招”。MBC《玩我么?》推出“明星素人同居实验”,JTBC《恋爱直感》用AI分析嘉宾微表情,而《我家的熊孩子》则选择“明星婚讯+争议话题”的捷径。但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反而加速了观众流失。
“综艺市场需要的是创新,不是炒作。”SBS前综艺部长朴在勋坦言,观察类综艺的黄金时代已过,未来需结合元宇宙、AI等新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例如,2025年新开播的TVING综艺《虚拟之子》,通过VR技术让观众“进入”明星家中观察,首期即收获5.3%的收视率,为行业提供了新思路。在最后,随着《我家的熊孩子》收视率持续走低,其实也是给很多综艺节目敲响了警钟,毕竟无论什么综艺节目,最重要的始终都是不断的创新和关心大部分观众们的内心想法。而就像《我家的熊孩子》一样,以参演明星结婚只不过是一个重要的导火索,仅仅加快了它下滑的速度而已,真正让它彻底不行的还是不懂创新,以及丝毫不顾及观众们的想法。所以《我家的熊孩子》,如今就像是一个病入膏肓的人,任何一点折腾,都可能让它彻底沦落到万劫不复之地。
来源:以我残躯化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