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事件起因于全智贤主演的韩剧《暴风圈》中的争议内容。剧中不仅出现引发争议的台词,还包括将香港破旧棚户区刻意标注为“2025年中国大连”并使用灰暗滤镜渲染破败感的画面,以及被指涉及中国国旗元素的地毯被踩踏的情节。
一句“为什么中国会偏好战争”的台词,让这位曾经凭借《来自星星的你》红遍亚洲的“千颂伊”,在24小时内失去了十年来在中国苦心经营的所有商业版图。
路易威登、海蓝之谜、伯爵珠宝——这些国际顶奢品牌几乎在同一时间紧急撤下全智贤的所有宣传物料。品牌方们的“切割行动”迅速而决绝,犹如推倒的多米诺骨牌。
事件起因于全智贤主演的韩剧《暴风圈》中的争议内容。剧中不仅出现引发争议的台词,还包括将香港破旧棚户区刻意标注为“2025年中国大连”并使用灰暗滤镜渲染破败感的画面,以及被指涉及中国国旗元素的地毯被踩踏的情节。
这场商业风暴的起点是9月20日左右,但它的爆发却极为迅速。在不到24小时内,全智贤在中国市场的商业价值几乎归零。
海蓝之谜反应最为迅速,不仅删除了微博、小红书等中国平台上的所有相关内容,还同步清理了海外Instagram账号上的内容。伯爵珠宝紧随其后,迅速撤下淘宝旗舰店的广告物料,全球官网也移除了她的代言信息。
路易威登的反应则略显犹豫,最初保留了国内平台内容,直到网友抵制声浪高涨才删除,但海外账号处理不同步,这种“中外双标”行为反而引发更大争议。
就连已经与全智贤结束合作的国货品牌科沃斯也紧急发布声明,称合作已于2025年初结束,试图与事件划清界限。这种品牌集体切割的景象在娱乐圈极为罕见,凸显了事件的严重性。
业内估算,全智贤此次风波导致的直接损失超过2亿元。这不仅是违约金和广告撤换成本,还包括未来潜在合作机会的丧失。更严峻的是,违约赔偿金可能触发45%的最高税率档,其家族净资产预估缩水37%-42%。
全智贤在中国市场的商业价值积累并非一日之功。2013年,她凭借《来自星星的你》中千颂伊一角火遍亚洲,不仅让她跻身顶流女星行列,更开启了她在中国市场的黄金代言期。
她的商业版图堪称豪华:作为LV合作3年的品牌挚友,其形象频繁出现在全球核心商圈的巨幅海报上;海蓝之谜早在2023年就聘她为品牌大使;2025年4月,伯爵珠宝更是高调宣布她成为全球品牌大使。
据韩国《中央日报》曝光,全智贤仅中国区代言年收入就达800亿韩元(约合4.3亿人民币)。其商业价值不仅源于知名度,更得益于她在中国观众中积累的良好形象。
然而这位“广告女王”的商业之路并非毫无预警信号。早年她与金秀贤代言恒大冰泉时,就因广告中“中国长白山”的标注引发韩国民众不满,最终她选择解约迎合本土情绪,却未放弃中国市场的商业合作。这种“两边讨好”的操作当时就引发过争议,为如今的“翻车”埋下伏笔。
《暴风圈》引发的争议远不止一句台词。除了引发争议的台词,剧组将香港深水埗的棚户区刻意标注为“2025年中国大连”,通过灰暗滤镜渲染破败景象,与现实中现代化的大连形成巨大反差。
有细心网友发现,剧中所谓“大连场景”实际取景于香港老旧街区,却故意使用阴暗色调强化落后感,被痛批“为抹黑特意找最破的角落拍摄”。
更引发不满的是,剧中会议室里出现印有红底黄色五角星图案的地毯,被角色反复踩踏的镜头,被解读为对中国国旗的不尊重。反派角色频繁使用扭曲中文台词的设定,进一步加深了网友的不满。
作为该剧主演兼制片团队成员之一,全智贤对剧本内容应有充分话语权,却选择出演并默许这些争议情节,让网友直言:“这不是无知,这是立场问题!”
品牌方在此次事件中展现出了惊人的一致性和果断性。这种迅速反应背后,是品牌对代言人危机管理的成熟机制。
对于绝大多数品牌而言,处理此类事件的流程已熟练到即便交给实习生,也能在一天之内解决。品牌既无需做价值判断,也未必需要公开声明,只要确保丑闻不再与品牌产生关联,便是最佳应对策略。
以频繁“踩雷”的Prada为例,自2020年以来,该品牌先后经历六次代言人丑闻,屡次被推上热搜。但回顾历次事件,Prada反应迅速:2021年1月,郑爽被曝代孕弃养仅一天后,Prada便终止了与其仅持续8天的合作。
尽管Prada股价每次都在明星丑闻曝光后短期内下跌超过15%,但其业绩却未受明显影响。这表明对于顶级品牌来说,快速切割是应对代言人危机的最有效方式。
海蓝之谜合约中“艺人行为损害品牌形象可立即终止”的条款在此次事件中首次被激活。这预示着品牌方将更严格审视代言人的价值观风险,在文化尊严问题上的任何犹豫,都可能转化为消费者的信任危机。
事件发酵后,中国粉丝的反应出奇一致:#全智贤暴风圈台词争议#单日阅读量超10亿,大量粉丝宣布脱粉,其中不乏签到千天的老粉晒出剧照痛斥“十年喜欢,毁于一句辱华台词”。
“国家尊严高于偶像”成为共识,曾经的“千颂伊滤镜”碎得彻底。这种一致的粉丝反应向所有跨国艺人传达了一个明确信号:中国观众欢迎文化交流,但绝不接受文化羞辱。
全智贤的商业帝国崩塌并非偶然,而是触碰文化尊严底线后的必然结果。中国市场贡献了34.7%的韩流海外收益,却有78%的韩国艺人缺乏合规审查机制。这种对中国文化缺乏敬畏、对中国市场选择性重视的态度,终究会付出代价。
此次事件为明星代言敲响警钟。正如网友犀利点评:“品牌比艺人更懂 —— 中国市场,不是谁都能‘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的!”
随着舆论持续发酵,全智贤及其工作室在事件发生后的数日内一直保持沉默。直到风波进一步升级,全智贤方才通过经纪公司就代言问题作出回应,否认原定邀请其代言的一家中国服装品牌取消广告计划的说法,称仅是行程推迟。
但对于广大中国观众和品牌方而言,沉默的代价已经明确写就。从LV到海蓝之谜,从伯爵珠宝到科沃斯,品牌们用行动投票的结果显示,在文化尊重面前,没有任何商业价值可以例外。
这场超过2亿的代言损失,不仅是一个明星的代价,更是给所有跨国艺人与品牌的一堂必修课。在当今的地缘政治环境下,文化敏感度已成为明星商业价值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任何忽视这一点的尝试,都将面临难以估量的后果。
来源:一切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