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剧里台词很多,我尽了全力了。”全智贤在《暴风圈》剧组采访活动中轻松回应争议,随后与同剧演员哈哈大笑,仿佛近日的风波只是过眼云烟。
“剧里台词很多,我尽了全力了。”全智贤在《暴风圈》剧组采访活动中轻松回应争议,随后与同剧演员哈哈大笑,仿佛近日的风波只是过眼云烟。
这句看似平常的台词回应,实际上是对中国网友强烈抗议的轻描淡写。当被问及剧中引发争议的台词时,全智贤选择回避问题本质,转而谈论自己背台词的努力,甚至笑问“不知道大家听得懂吗?”
事情源于9月下旬,全智贤主演的新剧《暴风圈》播出后,剧中多处涉及中国的内容引发巨大争议。
在第四集剧情中,全智贤饰演的角色在与他人讨论国际局势时,说出“为什么中国会偏好战争”的台词。这句话迅速在中国网络传播开来,被广泛认为是在刻意丑化中国形象。
更令人不满的是,剧中还标注“中国大连”为破烂棚户房子,并出现带五角星的红色地毯任人踩踏的画面,反派角色大多使用中文对白。这些细节被中国观众解读为刻意抹黑中国形象。
随着争议不断发酵,该剧在豆瓣的评分迅速跌至4.2分,大量中国观众涌入平台打低分并发表批评意见。曾经凭借《我的野蛮女友》《来自星星的你》在中国积累的超高人气,此刻似乎正在迅速蒸发。
中国网友的反应迅速而有力。他们不仅抵制全智贤的作品,还纷纷涌入她代言的国际品牌评论区要求“立刻解约”,并强调“辱华艺人不应被中国市场接纳”。
舆论压力很快传导至商业层面。路易威登(LV)、海蓝之谜(La MER)、伯爵珠宝(Piaget)等国际大牌纷纷采取行动,不同程度地撤下全智贤相关广告和宣传物料。
海蓝之谜甚至同时删除了国内外平台上的全智贤相关内容,这一做法引发热议。家庭服务机器人国货品牌科沃斯也迅速回应称,与全智贤的合作已于2025年年初结束。
面对如此严重的争议,全智贤及其团队的反应令人玩味。
9月23日,全智贤方面通过韩媒回应称:“全智贤因电视剧《暴风圈》而被取消中国广告代言一事,并非事实”。他们解释称预定的活动和广告拍摄在《暴风圈》播出之前就已延期,并非因为争议事件。
更早之前,全智贤经纪公司已经关闭了Instagram官方账号的评论区,这一行为被视为对近期争议的冷处理。
在《暴风圈》剧组采访活动中,全智贤本人对争议的回应更是轻描淡写。她只谈论自己背台词的辛苦,却只字未提对中国观众造成的伤害,更没有表现出任何歉意。
这种回应方式与她过去处理类似争议的态度如出一辙。2014年,全智贤曾因代言恒大冰泉引发韩国网民不满。当时矿泉水包装上标注的水源地“长白山”被一些韩国人认为是他们的“白头山”。
面对这种无理指责,全智贤没有坚持事实,而是迅速选择单方面与中国品牌解约以迎合韩国国民情绪。对比今天她对中国人民感受的漠视,这种双重标准令人心寒。
在全球化时代,明星开启国际化发展之路已渐渐成为常态。也正因如此,尊重不同国家及其文化变得尤为重要。
艺术创作固然需要开放与想象,更离不开良知与敬畏。尤其在处理跨文化题材时,实事求是,不仅是一种表达方式,更是一种素养与礼仪。
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往往源于对事实的尊重,对文化差异的真诚理解,绝非靠贬低或嘲弄来博取短暂关注。
全智贤事件也反映出韩流在华传播环境的趋紧。韩国业界正密切关注事件后续走向,以及是否会对韩国影视作品在华传播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事实上,这已不是个别现象。近年来,韩国女团IVE也曾被指偷中国元素做MV,并指鹿为马借此弘扬韩国传统文化。
这些公然挑战他国民族情感、罔顾文化立场的行径,往往很快便会遭到市场的强力反噬。粉丝量急剧锐减,专辑销售量一落千丈,最终断送了进一步拓展市场的可能性。
对于全智贤来说,在中国市场的商业价值已经断崖下跌,几乎不太可能再被邀请出席中国市场的各种活动。这意味着她可能已经失去了这个世界上最具潜力的娱乐市场。
全智贤在采访中与同剧演员相视而笑,仿佛那场风波只是过眼云烟。她关闭了Ins评论区,试图用冷处理等待风暴过去。
但中国市场已经用行动表态:海蓝之谜、路易威登、伯爵等高端品牌纷纷撤下她的广告。业内估计,这场风波给她带来的违约金和广告撤换损失超过亿元。
曾经凭借《来自星星的你》在中国爆红的全智贤,如今正在品尝自己种下的苦果。
资料来源:
来源:娱点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