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我的野蛮女友》里鲜活灵动的少女,到《来自星星的你》中自带气场的千颂伊,她凭借独特的个人魅力和高国民度,不仅在韩国本土站稳脚跟,更在中国市场收获了大量粉丝,成为众多品牌争抢的代言人。
在韩流文化风靡亚洲的数十年里,全智贤曾是极具代表性的“顶流女神”。
从《我的野蛮女友》里鲜活灵动的少女,到《来自星星的你》中自带气场的千颂伊,她凭借独特的个人魅力和高国民度,不仅在韩国本土站稳脚跟,更在中国市场收获了大量粉丝,成为众多品牌争抢的代言人。
然而,随着韩剧《暴风圈》的播出,这位曾经的“亚洲白月光”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口碑危机。
从神坛跌落,陷入“塌房”困境,且随着网友深扒,更多争议点浮出水面,其形象受损程度不断加剧。
《暴风圈》自筹备阶段就备受关注,700亿韩元的高额投资、迪士尼全球上线的顶级资源、全智贤与姜栋元的顶流阵容搭配,让外界普遍期待它能成为一部横扫口碑的爆款剧。
毕竟,无论是制作规格还是演员配置,这部剧都具备了成为热门作品的潜质,尤其是对于久未在小荧幕发力的全智贤而言,外界视其为她高调回归的重要之作。
可谁也没想到,剧集播出没几天,就因内容问题引发中国观众的强烈不满。
剧中不仅存在影射大连破败的情节,还让反派角色全部使用中文对话,更出现了“为什么中国偏好战争”这种极具争议、触碰民族情绪的台词。
这些内容一经播出,迅速在网络上引发轩然大波,弹幕里满是观众的愤怒指责,豆瓣评分也一路暴跌至4.2分,与开播前的高期待形成鲜明反差。
面对剧集中的争议内容,有观点认为责任在于编剧,全智贤“只是演员”,不应为此背负主要责任。但深入分析便会发现,这种说法难以站得住脚。
全智贤并非普通演员,作为该剧的主演和挂头牌的“门面”,她在接拍剧集时,理应对剧本内容进行充分了解和把控。
而且,她长期在中国市场发展,深知中国观众的情感底线和市场需求,却仍选择接下这部存在明显争议内容的作品,显然难辞其咎。
随着舆论发酵,网友开始对全智贤过往的经历进行深扒,更多“黑历史”被曝光,进一步加剧了公众对她的负面印象。
有网友扒出早年全智贤在某场活动中对中国演员冷眼相待的画面,展现出其不够尊重中国同行的一面;还有人翻出她在韩国曾提及长白山归属争议的言论,触及了敏感的领土问题。
这些过往争议与此次《暴风圈》的内容问题叠加,彻底打破了全智贤在观众心中的良好滤镜,让曾经“全姐太飒”的评价逐渐被“全姐太假”的质疑取代。
《暴风圈》引发的争议,还让全智贤在商业领域遭遇重创。
此前,凭借在中国市场的高人气,她手握多个高奢品牌代言,商业价值居高不下。
但风波发生后,各大高奢品牌迅速与她划清界限,纷纷撤下她的广告,官方微博也清空了与她相关的动态。
与此同时,网友们一边举报她的商业合作,一边抵制其相关产品,导致全智贤的商业资源大幅缩水,商业价值一落千丈。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风波中,中国演员黄奕还被无辜卷入。
此前,黄奕曾发布一条与全智贤相关的合作广告视频,配文称“用了同款产品,和全智贤同框”,本意只是常规的商业推广。
但在全智贤“塌房”后,大量网友涌入黄奕的评论区,对其进行嘲讽和指责,有人调侃她“眼光真准”,有人酸她“磁场相吸”,甚至有人不分青红皂白地骂她“不敬畏生命”。
面对突如其来的舆论攻击,黄奕赶紧删除评论、隐藏动态,但仍未能完全摆脱负面影响,无辜成为这场风波的“受害者”。
从全智贤的发展历程来看,她此次“塌房”并非偶然。
早年间,全智贤凭借《我的野蛮女友》爆红后,便将目光投向中国市场。
她深知中国观众的喜好,刻意塑造温柔、端庄的形象,且在公开场合尽量避免触碰政治等敏感话题,凭借这种“讨喜”的姿态,成功打开中国市场,广告接到手软,片酬也随之翻倍。
2013年《来自星星的你》的爆火,更是让她在中国市场的人气达到顶峰,微博热搜常客、表情包刷屏、品牌争抢代言,成为当时中国广告圈最抢手的韩星之一。
然而,全智贤似乎并未真正重视中国市场和中国观众的情感。她清楚自己在中国市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观众对她塑造的角色形象的喜爱,而非过硬的演技,却始终没有真正尊重这片给予她巨大红利的土地。
此次《暴风圈》的争议内容,只是她长期忽视中国观众情感的集中爆发。
此外,全智贤的个人生活变化也可能对其职业选择产生了一定影响。
她的丈夫崔俊赫出身金融圈,家庭背景优越,两人的婚姻曾被外界视为“理想婚姻”。
但2023年,有官媒曝光崔俊赫投资加密币失败,亏损15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000万)。
此次投资失败对以理财为职业的崔俊赫打击巨大,也可能让全智贤的家庭经济状况受到影响。此后,全智贤的工作状态发生明显变化,此前她常是“演一部歇三年”,而如今却一年接十个广告,各种商业活动也不再挑剔,外界猜测她此举是为了填补家庭经济上的“巨坑”。
这种过于频繁且缺乏筛选的商业活动,本就已经让部分粉丝觉得她“变味儿了”,而《暴风圈》的争议则彻底引爆了公众对她的不满。
如今,全智贤面临着代言被撤、剧集评分暴跌、形象尽毁的困境。
面对舆论压力,她选择了沉默,但这种沉默并未换来公众的同情,反而让网友更加反感。
有人期待她能出面道歉,正视自己的问题;也有人认为她已经失去了挽回人心的机会,只能等待“凉透”。
曾经,全智贤凭借幸运和精准的形象定位,在中国市场收获了巨大成功,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全智贤时代”。
但如今,由于她对中国观众情感的忽视和对敏感问题的不当处理,这个时代已经落幕。
来源:易霄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