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日的首尔街头,全智贤的巨幅广告正被工作人员匆匆撤下。这个曾经凭借《来自星星的你》在中国收获无数粉丝的韩国女星,如今却因新剧中的辱华情节陷入舆论漩涡。一部电视剧,为何能掀起如此巨浪?这背后折射的,是中韩关系最敏感的神经。
全智贤新剧辱华风波:中韩关系的敏感神经被谁拨动?
秋日的首尔街头,全智贤的巨幅广告正被工作人员匆匆撤下。这个曾经凭借《来自星星的你》在中国收获无数粉丝的韩国女星,如今却因新剧中的辱华情节陷入舆论漩涡。 一部电视剧,为何能掀起如此巨浪?这背后折射的,是中韩关系最敏感的神经。
就在风波发酵前一周,韩国国务总理金民锡刚刚下令严控反华集会。9月11日,韩国海警李宰硕为营救中国公民英勇牺牲的新闻还在感动着两国人民。时间再往前推,今年5月中国海警成功救援韩国渔船的佳话,6月张家界司机肖波舍命保护韩国游客的壮举,这些温暖片段都曾为中韩关系注入暖流。 可如今,全智贤新剧中那个被刻意丑化的"好战大国"形象,就像一盆冰水浇在了刚刚萌芽的善意之上。
细究这场风波的时机,耐人寻味。李在明政府上台后,正试图修复尹锡悦时代对华政策的创伤。北京大学韩国籍教授金东吉作为政府智囊,多次呼吁通过文化软实力重建互信。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 当韩国学者期待中国放宽"限韩令"时,他们的影视工业却仍在批量生产辱华内容。从《鸣梁海战》里被矮化的明军,到现代剧中千篇一律的"中国黑帮",韩国编剧们似乎患上了"辱华创作依赖症"。
更值得玩味的是,这部引发争议的剧集背后站着美国迪士尼+。当制作方将"好战"的帽子扣在中国头上时,不知是否记得是谁在朝鲜半岛周边年复一年地举行军演? 这种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输出,与其说是艺术创作,不如说是精心设计的认知战。
全智贤的遭遇令人唏嘘。这位曾在中国代言接到手软的明星,本该最懂得珍惜两国观众的喜爱。但当她选择出演这样一部剧集时,就等于亲手撕碎了多年来积累的好感。 中国观众可以原谅文化差异,却无法容忍刻意侮辱。那些为《大长今》流泪、为《太阳的后裔》尖叫的日子,终究抵不过一句伤害民族感情的台词。
眼下,韩国文娱产业正面临抉择。是要继续在辱华剧本里寻找廉价快感,还是拿出诚意创作真正促进理解的作品? 当中国观众用遥控器投票时,韩国制作方应该明白:市场从来不会为傲慢买单。李在明政府若真想推动文化交流,就该管管那些把反华当财富密码的制片人,而不是指望中国单方面放开市场。
来源:听风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