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韩明星辱华,横店却力挺韩国与其合作,网友已向相关部门举报

棒子影视 韩国明星 2025-09-22 19:32 1

摘要:一边是横店影视城不仅与韩国公司推进合拍影视项目,还对网友反对声音持“国际文化交流”的力挺态度。

文| 娱圈显眼包

编辑」娱圈显眼包

一边是全智贤、林允儿等韩国明星因主演韩剧含辱华台词、歪曲中国历史引发中国网友强烈抵制。

一边是横店影视城不仅与韩国公司推进合拍影视项目,还对网友反对声音持“国际文化交流”的力挺态度。

这戏剧性的一幕,引发舆论哗然。为何横店会在此敏感时刻选择与韩方合作?众多网友又是何看法呢?

放在前几年,全智贤和林允儿在国内粉丝眼里,那可是妥妥的“好感度天花板”。全智贤凭着韩剧里的经典角色圈粉无数,每次出镜都能引发一波讨论。

林允儿更不用说,中文说得溜,还来中国拍过《武神赵子龙》,当年顶着女一号的身份,身边围绕着不少支持的声音,广告代言也接得手软,不少粉丝都觉得她“接地气、没架子”。

然而最近两人主演的韩剧却引发巨大争议。在《暴风圈》中,全智贤饰演的角色多次发表诋毁中国的台词,甚至将中国城市大连描绘成“贫民窟”。

更令人愤怒的是,剧中几乎所有反派角色都说普通话,这种刻意的角色设定让中国观众感到被冒犯。

全智贤作为LV、伯爵、巴宝莉等奢侈品牌的亚太区代言人,长期在中国市场获取丰厚收益,却在作品中表现出如此不尊重态度。

随着此事舆论不断扩大,全智贤在华形象崩塌,其代言的多个奢侈品牌也面临抵制风波。

与此同时,林允儿这边也没好到哪去,她因主演的《暴君的主厨》陷入争议。

该剧中出现了明朝厨师与朝鲜厨师比拼厨艺的情节,剧情不仅丑化大明使臣形象,还荒谬地暗示中国厨艺源自朝鲜,甚至描绘明朝厨师是“三叩九拜”向朝鲜学习烹饪技艺

《暴君的主厨》剧情截图

剧情完全是无视历史事实,明朝作为当时的宗主国,朝鲜王室根本没有实力对大明使团如此无礼。这种对历史的严重扭曲,引发了中国观众的强烈不满。

除了这两部作品外,韩国影视圈近期频频出现文化挪用现象。《破墓》将汉字称为“韩国古文字”,《十二使者》则试图将中国十二生肖文化占为己有。

这种系统性的文化挪用行为,让中国网友对韩国影视作品的警惕性空前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不禁要问:为何横店会选择在此时与韩方展开合作?

今年9月9日的时候,横店影视城与韩国一家知名短视频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内容,横店将允许韩国演员经过横店学院培训后在中国拍摄,并联合制作中韩短剧和电视剧。韩媒将此举宣称为“韩流重新打开中国市场”。

引人注目的是,在韩方的报道中,横店被称为“东洋好莱坞”而非“中国好莱坞”。

这种微妙的称谓变化被文化观察者视为韩国一贯的文化模糊化策略的延续。“东洋”一词的使用,有意淡化中国文化的归属性,为后续可能的文化挪用埋下伏笔。

面对网友的质疑,横店方面的回应却显得颇为官方化。横店表示:

“国际影视文化交流是促进文明互鉴民心相通的重要途径,影视作品是增强国际社会对我国认知与认同的重要载体。”

横店还强调,与韩方的合作早在今年7月就已签订备忘录,目前没有取消的打算。“促进文明互鉴”这一说法在当前语境下显得尤为讽刺。

韩国方面明目张胆地进行文化挪用,横店却主动为其提供素材并美其名曰“互鉴”,这种态度让网友感到不可思议。

而且据了解,合作协议中并未包含明确的文化归属标注要求,仅要求韩国演员接受培训和作品需经备案审查,这在文化保护层面显然存在重大疏漏。

那面对这种情况,网友这边又是一个怎样的情况呢?

随着横店与韩方合作消息的传开,中国网友展开了前所未有的抵制行动。许多人直接向横店有关部门反馈,要求停止与韩方的合作。

当横店的回复未能满足公众期待后,网友们更是开始向相关部门大规模举报,并在横店官方社交媒体账号下留言表达不满。

网友们的举报行动仍在持续。他们坚持抵制韩国人来华拍戏,呼吁“限韩令”不能松懈,本质上是为了维护中华文化不被偷走。

许多人认为,应该由中国自己的影视工作者用中国的镜头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而不是为韩国的文化挪用提供便利。

从这种种就可以知道,韩国的文化挪用并非偶然现象,而是一种系统性的战略。那么,韩国的文化挪用究竟有哪些惯用手法?

韩国的文化挪用策略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操作模式:

先用“东洋”等模糊概念替代“中国”,再将中国元素包装成所谓的“东洋文化”,最后直接转化为“韩国传统”。

这种“三步走”策略在过去已经多次得手。

2023年一档韩国古装综艺在横店取景,片尾虽然感谢了横店,但正片中却将城门直接标注为“韩国古城”。

去年,韩国旅游官网曾将横店明清宫苑的照片标注为“韩国传统建筑”;韩国综艺节目中将故宫角楼描述为“韩式楼阁”。

这些先例都证明,没有明确的文化归属保护机制,中国文化元素极易被悄然挪用。

韩国娱乐产业的文化挪用已经形成了“谁火就偷谁”的机制。

韩国一女团的歌曲片段中充斥着中国风元素却不标明出处;金智秀也多次被发现使用中国文化元素却不注明来源。

韩国女团戴中国结

更令人担忧的是,韩国已经将汉服塞进本国历史教材,将中国春节包装成“韩国传统节日”。

这些行为不仅是简单的文化借鉴,而是系统性的文化挪用,目的是模糊文化边界,最终实现文化据为己有……

文化交流应当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而非单方面的挪用与扭曲。横店作为中国影视产业的重要基地,肩负着文化传播与保护的双重责任。

在开展国际合作时,既要促进文明互鉴,也要坚守文化主权的底线。面对网友的举报和质疑,相关部门应当认真调查,确保合作过程中不会出现文化归属的模糊化。

同时,横店也应当重新审视合作协议,增加文化保护条款,防止中国文化元素被不当使用。

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交流是必然趋势,但交流的前提是平等和尊重。

只有在坚守文化底线的基础上,中韩影视合作才能真正实现互利共赢,为两国观众带来优质的文化产品。

当我们面对文化挪用时,最有力的回应不是封闭,而是更加自信地展示和传播我们的文化。

只有让中华文化的魅力通过优质作品传递到世界各地,才能真正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和认同。

文化主权不容交易,民族尊严不可妥协。这不仅是对当下的坚持,更是对未来的负责。

来源:科技美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