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能想到,那个曾靠《我的野蛮女友》甜透亚洲、凭《来自星星的你》让“千颂伊”成为一代人青春记忆的全智贤,会在2025年以这样一种方式“回归”——时隔4年的新剧《暴风圈》刚开分7.1,转头就因“辱华”争议冲上热搜,不仅一句台词戳中中国观众的底线,更用一个镜头同时得
谁能想到,那个曾靠《我的野蛮女友》甜透亚洲、凭《来自星星的你》让“千颂伊”成为一代人青春记忆的全智贤,会在2025年以这样一种方式“回归”——时隔4年的新剧《暴风圈》刚开分7.1,转头就因“辱华”争议冲上热搜,不仅一句台词戳中中国观众的底线,更用一个镜头同时得罪大连和香港,连迪士尼的幕后身份都被扒出。曾经的“韩流女神”,怎么突然成了网友口中“砸掉20年口碑”的存在?
要知道,全智贤在中国的路人缘曾是韩国女星里的“顶流”。没有过多绯闻,角色讨喜,连早年代言恒大冰泉时,都因清新形象圈粉无数。可这次《暴风圈》里,她饰演的总统候选人一张口,就让不少观众愣住了:“为什么中国会偏好战争?”
这句话一出来,争议瞬间炸了——中国年年在联合国为和平发声,全球援建的项目不计其数,怎么到了这部剧里,就成了“战争爱好者”?更让人不适的是,编剧似乎还觉得不够,剧中所有反派角色都操着蹩脚的“韩式中文”,仿佛“说中文”成了“反派”的标签;甚至反派开会的场地里,一块红底缀着黄色五角星的地毯格外刺眼,配色与中国国旗高度相似,这种刻意的暗示,很难让人相信是“巧合”。
如果说台词和角色设定还能牵强解释为“剧本问题”,那剧中对中国城市的抹黑,就彻底暴露了制作方的偏见。剧里标注“2025年大连”的镜头里,没有半点东北经济第一城的繁华,反而全是破烂漏风的大棚、掉皮发黑的墙壁,连三轮车都透着“刻意做旧”的痕迹,再配上阴间滤镜,活脱脱把大连拍成了“老破小渔村”。
可网友一较真就发现漏洞:镜头里招牌上的字竟是繁体,再对照地标建筑一查,原来剧组根本没去大连,而是找了香港一处旧棚拍的——等于用香港的场景“冒充”大连,还特意丑化,一下把两座城市都拉进了“被抹黑”的名单里。有网友调侃:“首尔的窝棚不够拍吗?还是没见过2025年的中国,连2015年的市区都找不到这么破的地方吧?”
更讽刺的是,这部剧的出品方里,竟然有迪士尼——那个此前向以色列捐赠200万美元、被指“支持战争”的企业,如今却纵容剧里诋毁“中国偏好战争”,双重标准不要太明显。而全智贤作为主演,即便粉丝辩解“台词是编剧写的”,可作为能挑选剧本的韩国顶尖明星,她真的没意识到这些内容的争议性吗?
要知道,这不是全智贤第一次和“争议”挂钩。早年前《王国》里她就曾出演被指“辱华”的戏份,只是当时戏份少没掀起波澜;当年代言恒大冰泉时,也因水源地“长白山”(韩国称“白头山”)的争议解约。可这次,她直接站在了争议的中心,把多年攒下的好感消耗殆尽。
更巧的是,这段时间正逢“限韩令”松动的传闻——2025年2月,韩媒还报道中国可能5月解除实施八年的“限韩令”,当时韩国娱乐股集体暴涨,YG、SM股价飙升,影视公司Studio Dragon甚至涨了近24%。可《暴风圈》的争议一出,网友直接喊出“限韩令锁死”“辱华的人永不欢迎”,连计划来华的韩国艺人演唱会都接连延期。
中国外交部早就说过,中韩文化交流需要“民意基础”。全智贤的翻车,本质上是没搞懂一个道理:想赚中国市场的钱,就得尊重中国的文化和情感,而不是一边想圈粉,一边用偏见和抹黑夹带私货。那个曾让观众喊着“想成为千颂伊”的全智贤,如今却让“千颂伊的形象碎了”成为热搜关键词,未免太可惜。
说到底,观众的好感从不是凭空来的,也经不起反复消耗。当一部剧把“辱华”当剧情,当一个艺人把“争议”当流量,再高的人气也会塌房。中韩文化交流从来不是单向的妥协,平等与尊重才是底线——这,或许是全智贤和所有想叩开中国市场的海外艺人,最该记住的一课。
来源:小飞侠来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