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首尔病”借助短视频在网上爆火。此类视频通常搭配韩文歌《Ophelia》,以搭乘秋千绳索或单纯的滑行动作为主要元素,引起了全网的二次创作,相关话题播放量达千万。“首尔病”在2024年就已出现,但只在粉丝群体内部流行。2025年9月,它再度“翻红”。起初,
潮新闻客户端 潮评赛选手 陈恰恰
近日,“首尔病”借助短视频在网上爆火。此类视频通常搭配韩文歌《Ophelia》,以搭乘秋千绳索或单纯的滑行动作为主要元素,引起了全网的二次创作,相关话题播放量达千万。
“首尔病”在2024年就已出现,但只在粉丝群体内部流行。2025年9月,它再度“翻红”。起初,“首尔病”是一个由MZ世代(出生年份为1980年代至2010年代的人群)提出并在该群体中流行的饭圈词语。狭义上,粉丝通过打卡韩国偶像生活工作过的地点,表达对韩国流行文化的喜爱。广义上,“首尔病”指中国粉丝对韩社会风俗、生活方式的向往之情,以及旅行回国投入正常生活后,产生的失落情绪。
然而,随着一系列搞笑视频涌入该话题,“首尔病”本身携带的轻度忧伤情绪被解构了,国内外网友对“首尔病”一词形成了各种观点,在互联网上形成鲜明对照。
有人认为“首尔病”揭示了中国粉丝对偶像的复杂感情,体现了MZ世代特有的粉圈生态文化;也有人认为,该词夸大了韩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过分矫情。在海外媒体上,韩国网友了解到民众对本土文化的喜爱之后,则友好表达了接纳与欢迎。
尽管被冠以“病”字,该社会现象本质上是MZ世代接触新鲜事物、寻求精神寄托,追求自我表达与个体自由的普遍心理诉求,含有自我调侃的意味,是一代人的“社交货币”。“首尔病”指代的群体本身并不值得批判。
为何爆火的不是“东京病”、“曼谷病”?面对“首尔病”一词,有网友提出如上问题。历史上,韩国凭借地理优势,与我国进行频繁的经济往来与文化交流。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港澳电影在韩国广受欢迎。而自1990年代起,韩国政府和娱乐公司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通过文化输出提升国家影响力和经济效益。韩国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娱乐事业蓬勃发展,音乐、戏剧及综艺节目等成为韩国文化的重要输出项目。“首尔病”与“韩流”关系密切。
在世界面临前所未有大变局的今日,Z世代作为未来的国家建设者,应该学会理性看待文化差异,尊重文化多样性,让文明交流代替文化隔阂。但保持一颗开放包容的心态,也要警惕文化挪用和滥用现象,对“首尔病”这类新名词多问一个为什么。
(作者系南昌大学学生)
潮评别光吃瓜,输出高见;青评出击,不平就鸣。潮评大奖等你来拿。去圈子 >
请加入活动官方群聊,了解更多大赛信息。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