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听说有人在问:男人多大年纪会对女人失去兴趣?心理学家这样说。我第一反应就是,哟,这年头连兴趣都能量化,下一步是不是该出个“兴趣消逝预警App”?每天早晨扫一扫体温,测测激素,然后弹个提醒:“叮!你今天的兴趣剩余23.9%,请合理分配。”别笑,我觉得这种操作比相
听说有人在问:男人多大年纪会对女人失去兴趣?心理学家这样说。我第一反应就是,哟,这年头连兴趣都能量化,下一步是不是该出个“兴趣消逝预警App”?每天早晨扫一扫体温,测测激素,然后弹个提醒:“叮!你今天的兴趣剩余23.9%,请合理分配。”别笑,我觉得这种操作比相亲软件还靠谱,起码让广大男同胞提前把该珍惜的珍惜,该道别的道别,不至于到老了四顾茫然,眼里只有遥控器和广场舞。
当然,咱得承认这个世界挺关心男人的“兴趣电池”。小的时候,大人把你牵到女生面前,问一句“你喜欢她吗”,那脸红得能炒熟一盘西红柿炒蛋。到了青春期,都觉得自己要谈一场成语里才有的恋爱,一见钟情,海誓山盟,轰轰烈烈,最好有点韩剧配乐和慢动作。再后来,工作、房贷、家庭琐事齐刷刷来打卡,这兴趣就像是老电视机,信号时断时续,不知看的是港片还是广告。
心理学家也挺会抓热点的,经常掐着大家正在焦虑的点分析一番,话说得贼哲学,还带拉丁文引用。概括起来就那几句:兴趣会变,荷尔蒙会降,激情不是长流水,细水才是长流。但你仔细一想,这不就跟感冒药说明书似的,什么都有点用,又没用。兴趣变淡了,不是男人想淡,是人生的盐放多了:为钱忙,为爱慌,为名累,为吃穿住行凑热闹。和女人的距离有时候不是兴不兴趣的问题,而是熬夜改PPT、挤地铁、打卡跳广场舞之后,你到底还剩多少电去拥抱一场不计成本的爱情。
有人说,男人老了,自然对女人没兴趣了。讲得仿佛兴趣是个通货膨胀的品种,期限一到,自动失效。真是想多了。现实情况更像是一锅慢炖的老火汤,小时候往里头扔鸡翅,味道鲜,长大后加点胡椒粉,滋味厚。不信你问问小区的王大爷,每天早上陪老伴遛弯,两个人手牵手,吵吵闹闹,偶尔打个小麻将。儿孙们瞧着就觉得浪漫。可你真要追问王大爷“您还有兴趣吗”,他八成先拿你开个玩笑:“小伙子,昨天刚比划过八段锦呢,保准比你精力足!”兴趣有点像是电池,老了一块换一块,但怎么也不会彻底断电,毕竟生活都得照亮。
也别说只有老人有套路。中年男人的兴趣表达,那简直就是“潜水艇战略”:表面水波不兴,暗地里流动得很。你说他对老婆没兴趣?笑话!大多数中年汉子,表白不剩几个字,甜言也懒得说,哪怕一整个情人节的操作都是“你微信发个红包,咱晚上喝点小酒”。但就在这一句“喝点小酒”的后面,藏着多少房贷压力、工作委屈、孩子作业、婆媳暗战,最后只能用一句“还不是为了这个家”当万能钥匙。你要是不信,劝你晚上十点去菜市场转一圈,看到一半以上的中年男人蹲在青椒面前翻手机,表情像在思考世界和平,其实心底打鼓:今晚老伴要不要换个新菜谱,做个甜点捡情分?这兴趣,哪儿来的绝迹一说,顶多是升级成背景模式,温和发光,就是不烧屏。
实话说,在这个时代,大多数人哪有空认真谈情说爱?兴趣这词儿,年少觉得它是爱情的发动机,年长了才发觉它只是生活的润滑油。都说心理学家研究得透,其实只是统计了荷尔蒙曲线和脑电波起伏,但谁家夫妻、谁家恋人,还真是靠一根激素撑到白头到老的?兴趣多半没灭,只是从亮堂堂的烟花,变成了锅里的炖肉香。你问男人多大年纪会失去兴趣,其实不如问,谁还能在橡皮泥般反复搓揉的生活里,把兴趣搓成一只小猫咪,在沙发上静静陪你晒太阳。
讲到这儿,总有人幻想,男人老了,山穷水尽疑无路,兴趣归零,人生只剩下守望菜市、广场舞和慢性疾病。结果呢?现实不是韩剧,也不是八点档。真爱大白于无声之处,兴趣也未必消失,只是换了种姿态。你必须明白,对大多数男人来说,兴趣不是三级跳,不是30岁一断电,40岁续不了费,50岁服务器爆炸。它是气温渐暖的小风,是背地里为你拔一根白头发,是假装路过时多瞄一眼你手机屏。明面上说和你一起“消磨岁月”,其实内心偷偷盘算下个月是不是还有机会和你争口锅边的肉。
这么说,中年男人到底矫情不?说起来像没兴趣,实际比年轻时会用心。恋爱时花一晚上绞尽脑汁写情书,结婚后花每个月底三天琢磨怎么给你多省二百块买卫生巾。你说这是热恋?还真不,这是一场需要智商、情商、算术和耐力的“三项全能”。必须边爱边省,边吵边哄,边上班边琢磨老小交班。心理学家看数据,看到一群曲线,我看菜市场门口两口子抢菜,看到人生百味。小两口新婚时出门吃饭,菜单一到,女生选拌饭,男生掏手机结账。老两口呢?撒把干果,坐在小区门口,谁都不说话,偶尔狠狠剥俩瓜子,往对方衣兜塞一把,小动作比三行情诗更暖。
有评论说,年龄是兴趣的坟墓。其实未必。有时候真正的坟墓,是长期没有互动、小心思只埋自己心底、懒得沟通。男人不再对女人有兴趣,多半不是老了,而是身边的人和事把他的兴趣一夹三弯,变成了“有苦说不出”的无声控诉。想想也是,这年头大家全凭自觉,谁还敢像八十年代那样大喇叭放磁带:“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得了吧,怕猝死,怕扑空,怕支付利息,怕剩饭不够热。
当然,也别活成自己都觉得乏味的人。没事翻翻朋友圈,动不动就有人秀恩爱:老公送花,老婆做菜,拍照九十度,配文“柴米油盐也是浪漫”。你以为这真是所有人的真实写照吗?大部分人生活在朋友圈之外。喝水掉地上,摔个马扎,拌两句嘴,深夜一杯凉白开,哪有那么多声色狗马的刺激。不过,人生不就该这样吗?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深情诗人,大多数人只能在平凡的日子里消磨磕磕绊绊,乐在其间。兴趣变成了“我没兴趣往前冲,但有大把兴趣和你慢慢熬”。
所以啊,千万别指望心理学家给出“统一答案”。没所谓哪个年龄是兴趣的终点,只有各自的人生体验是唯一模板。有人20岁兴趣全无,有人80岁仍执着地递给太太一把剁好的韭菜。人哪,只要有个能说知心话的人,再单调的天也能泛点蓝。
你问我怎么看这个问题?我的建议嘛,别着急给兴趣做个寿宴,更别因为年龄发愁。兴趣是什么?它能是蓄谋已久的小恶作剧,是路边一起买瓶饮料的默契,是无声坐在一起看新闻联播的安静。如果真要算,也许我们在对生活的兴趣消退前,对女人的兴趣都不会停止。毕竟兴趣这东西,和年龄关系不大,和有没有人懂你、愿意陪你慢慢走,关系太大。
最后再套用一句自嘲:你要问我多大年纪没了兴趣?不如问问钱包多大年纪鼓起来过。追求爱情容易,追到养老金才是真能耐。等哪天我相信男人真的突然失去兴趣了,大概就是喜羊羊变身光头强,永远告别羊村了吧。
别太当真,认真你就输了。剩下的话题,咱们留言区见——讲点你们各自的“兴趣还在”的故事,别光让我一个人埋在段子里自嗨。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来源:概念集中营B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