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一和莉莉周:我们在夏天的网里,捞起的全是碎玻璃

棒子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5 11:35 4

摘要:最近刷手机看到个帖子——“你青春里最痛的那道疤,是哪部电影划的?”底下评论炸成一锅渣渣,有个姑娘留言:“岩井俊二的《关于莉莉周的一切》,我看完三天没出过门,窗帘拉得严严实实,总觉得窗户外头有人在喊我名字。”

(文/万盛老巷口摆龙门阵的老杜)

最近刷手机看到个帖子——“你青春里最痛的那道疤,是哪部电影划的?”底下评论炸成一锅渣渣,有个姑娘留言:“岩井俊二的《关于莉莉周的一切》,我看完三天没出过门,窗帘拉得严严实实,总觉得窗户外头有人在喊我名字。”

作为在万盛老街长大、喝了二十多年老鹰茶的人,我一开始还觉得“小题大做”——不就一部讲初中生的电影嘛?直到上周末翻出压箱底的DVD,窝在堂屋竹椅上看了半截,空调都忘了开,后颈窝的汗把衣领打湿了,才晓得啥子叫“青春的疼,像屋头灶头的炭火,表面看起没明火,烫得人心里头直抽抽”。

电影里的莲见雄一,搁咱们万盛说,就是个“哈戳戳”的初中生:成绩中不溜秋,体育稀狗屎,每天背着个掉漆的书包,课间蹲在教室后门口啃豆干。但他有个“高级爱好”——用家里那台老电脑,在BBS上发帖子,网名叫“莉莉周”。

那时候互联网还没现在这么花哨,聊天室里的对话框跳得比蜗牛还慢,可雄一偏要在这些“叮咚”声里找存在感。他说莉莉周是他的“救星”,是“用音乐缝补伤口的天使”。我当时看得直摇头:“你个小娃儿懂个铲铲?莉莉周又不是你屋头的老母鸡,能给你孵出热乎的蛋。”

直到后来才知道,雄一的“网瘾”里藏着多少见不得人的事——他在学校被欺负了。不是那种扯头发推搡的“玩闹”,是被堵在厕所隔间里扇耳光,是被把早餐的钱抢了扔进粪坑,是全班同学明明看见了,却假装没看见,甚至跟着起哄“雄一又犯蠢咯”。

他不敢跟爸妈说,怕被骂“没出息”;不敢跟老师说,怕被当成“告密精”;只能在深夜敲键盘,把委屈打成“莉莉周的新歌好好听”的帖子,好像敲得越用力,心里头的窟窿就能填得越满。

电影里有首歌我循环了十遍——《呼吸》。莉莉周的声音像浸了水的棉花,软乎乎的,却带着股子凉丝丝的疼。雄一每次被欺负后,就躲在被子里听这首歌,耳机线缠得耳朵生疼,可他说:“听见莉莉周的声音,好像有人轻轻拍我背,说‘没得事,没得事’。”

这让我突然懂了,为啥现在的年轻人总说“网抑云”——有些情绪,对着现实里的人说不出口,倒愿意对着屏幕那头的陌生人倒个干净。就像雄一在BBS上写的:“莉莉周的音乐里,有片海,我掉进去的时候,没人在旁边笑我扑腾。”

但电影最扎心的,是它撕开了“治愈”的假象。莉莉周根本不存在——或者说,她只是无数个“雄一”共同幻想出来的幻影。那些在帖子里说“我懂你”的ID,可能转头就在学校里往雄一抽屉里塞死蟑螂;那些说“我们一起骂老师”的网友,可能根本不知道雄一的名字怎么写。

就像万盛场口的老茶馆,有人说“今天天气好”,旁边马上有人接“是哦是哦”,可真要问“好在哪点”,个个都支支吾吾。我们总以为“热闹”能救命,却忘了热闹是团虚火,烧完了,剩下的还是冷锅冷灶。

电影的结局,我到现在都不敢细想。雄一的好朋友星野,原本是个笑起来有虎牙的“乖乖崽”,后来被社会上的混混带歪了,成了欺负人的“头头”。最惨的是,他还把莉莉周的CD掰碎,撒在雄一头上,说:“你崇拜的莉莉周,不过是个卖唱的婊子。”

然后,在一个下着太阳雨的下午,雄一拿着刀,站在星野面前。

我没敢看后面的镜头,但能猜到——青春里的很多事,就像万盛的雷阵雨,来得急,去得也急,可雨水泡过的泥地,要过很久才能干。那些被欺负的、欺负人的、旁观的,最后都成了彼此生命里的“雨痕”,擦不干净,也忘不掉。

看完电影,我坐在堂屋发了半天呆。窗外的蝉还在叫,跟电影里雄一学校的蝉声一模一样。突然想起我堂妹,去年读初中的时候,跟我说“班上有几个女生总排挤我”。我当时忙着打麻将,随便回了句“她们嫉妒你成绩好”。现在想想,我真是蠢——她需要的不是“成绩好”的肯定,是一句“我陪你回家”。

岩井俊二说:“青春是一道模糊的滤镜,照不清别人的伤,却映得出自己的疤。”可我觉得,青春更像一盒没拆封的磁带,里面有甜歌,有噪音,有断断续续的对话,还有些我们永远听不懂的杂音。但没关系啊,等我们老了,坐在摇椅上再听,会发现那些杂音里,藏着我们最珍贵的东西——比如雄一耳机里的《呼吸》,比如我们藏在日记本里的小秘密,比如那些没说出口的“我懂你”。

所以,要是你也曾在青春里迷过路,别慌。你不是雄一,也不是星野,你是你自己,是那个咬着牙、流着泪,却依然往前走的“小大人”。

下次再遇到下雨天,记得把伞打开,也把心打开。毕竟,青春这道题,或许没有标准答案,但至少,我们可以试着,对身边的人说一句:“你还好吗?”

(文末互动:你还记得青春里哪件让你“疼”却难忘的事吗?评论区聊聊,老杜请你喝杯老鹰茶~)

来源:夜郎悦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