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演绎的都是经典角色,晚年丧偶再遇有缘人,十年相伴,直至离世

棒子影视 韩国明星 2025-09-03 21:47 5

摘要:在《英雄儿女》那些经典画面中,朝鲜老大爷金正泰抬着担架冒寒风、涉激流护送志愿军伤员的场景,至今仍让许多观众热泪盈眶。饰演这位老人的浦克,其人生故事比他扮演的任何角色都要精彩。

在《英雄儿女》那些经典画面中,朝鲜老大爷金正泰抬着担架冒寒风、涉激流护送志愿军伤员的场景,至今仍让许多观众热泪盈眶。饰演这位老人的浦克,其人生故事比他扮演的任何角色都要精彩。

1916年1月11日,浦克出生在山东蓬莱一个普通家庭,少年时代随父母迁往辽宁安东(今丹东)。他原本只是沈阳泰和商店的一名普通学徒,每天忙碌于绸缎、布匹和瓷器之间。

这家商店的四楼经营着当时罕见的16毫米电影放映机,正是这个偶然的机会,让年轻的浦聿芳(浦克原名)第一次接触到电影艺术,从此埋下了梦想的种子。

1938年4月,满映来沈阳招考演员,浦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了名。为了不让老板和家人阻拦,他将原名浦聿芳改为浦克,没想到一举考中,从此开启了一段跨越66年的演艺传奇。

​浦克的演艺生涯堪称中国电影史的缩影​​。他从满映时期开始演戏,经历了东北电影制片厂时期,最终成为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台柱演员,被业界尊称为“三朝元老”。

在满映初期,中国演员处境艰难,主演多是日本演员,中国演员只能扮演些又苦又累的小角色。但浦克凭借自己的天赋和努力,很快就在《真假姐妹》、《荒唐英雄》等影片中崭露头角。

1945年日本投降后,浦克积极投身新中国的电影事业。1947年,他与张瑞芳合作主演《松花江上》,饰演爷爷一角,这部影片被誉为与《一江春水向东流》、《忆江南》并列的“三江好”之一。

他先后参演了《吕梁英雄》、《高歌猛进》等影片,塑造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工农兵形象。

​​浦克的戏路之广令人惊叹​​。他既能演正直忠厚的善良老人,又能演绎阴险狡猾的反派角色。在《地下尖兵》中,他是机智干练的地下党工作者陶干;在《甲午风云》中,他化身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将角色的无奈与英勇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国庆十点钟》和《寂静的山林》中,他又变成了老奸巨猾的特务。这种跨越正反派的表演能力,在同时代演员中实属罕见。

上映的《英雄儿女》中,浦克饰演的朝鲜老大爷金正泰虽然戏份不多,但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冰河中抬担架的场景,展现了他精湛的表演功底,也将中朝人民的战斗友谊诠释得感人至深。

艺术成就的背后,是浦克对表演艺术的执着追求。他没读过多少书,也没经过专业艺术学校的训练,全靠后天努力。

他系统阅读《演员自我修养》、《角色的诞生》等专业书籍,涉猎中外古典名著,不断丰富自己。他更重视生活体验,经常深入工厂、学校、机关、部队体验生活。

​​浦克的情感世界同样丰富多彩​​。1939年,他与满映女演员夏佩杰相识相恋并结为连理。那个年代,片厂规定男女演员结婚须有一方辞职。

在同事们的大力支持下,厂方最终被迫取消了这一不合理规定。夏佩杰不仅是浦克的生活伴侣,更是他的艺术知音。她为了家庭逐渐减少演出工作,支持浦克追求艺术理想。

1991年,相伴52年的夏佩杰因病去世,75岁的浦克悲痛欲绝,整个人仿佛失去了精气神。在亲友的关心下,他认识了退休教师张静(又称张晶)。

张静比浦克小十几岁,一直是他的影迷。两人于1995年喜结连理,张静无微不至的照顾让浦克的晚年生活重新焕发了活力。

2004年3月17日,浦克因病逝世,享年88岁。他从影66年,参演了80多部电影,塑造了近百个角色,成为中国电影史上不可或缺的表演艺术家。

回顾浦克的人生历程,从商店学徒到电影演员,从满映时期到长影时代,他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艺术人生的坚持与奉献​​。他那句“我是个普普通通的演员,我还要把自己磨练得更坚强,在电影上多塑造几个能被人记住的人物形象”的朴实话语,道出了一位老艺术家对表演事业的无限热爱。

来源:燕赵长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