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节日和父母生日的时候,大家都会聚到一起,交流各自的生活,分享各自的趣事。
“父母在,家就在。”
父母是家里的主心骨,能够将一家人凝聚在一起。
父母在时,父母家就是兄弟姐妹常聚的大本营。
节日和父母生日的时候,大家都会聚到一起,交流各自的生活,分享各自的趣事。
当父母不在,我们与兄弟姐妹间的关系,就会变味,少了些亲密,多了些生疏。
我们和兄弟姐妹的来往,就更要把握合适的度。
01 和兄弟姐妹保持适当的距离
如果父母走了,维系兄弟姐妹间的纽带也就没了。
没有了父母的依托,兄弟姐妹就成了亲戚,最好保持适当的距离。
离得太近,只会滋生矛盾,影响自己的生活。
村里的老张,他的父亲在去世前,将家里的房子和土地分给了他和弟弟。
两兄弟连带着家人都住在张家大院里。
因为之前在遗产分配上有过分歧,兄弟两家人谁也不理谁,还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吵架。
后来,老张就出门做生意,在经济条件好一些后,选择搬离老家。
从此,两兄弟基本上没了来往,逢年过节也都聚不到一块儿,各自的生活反而过得比之前要好。
信任一旦失去,就很难找回。分歧一旦有,关系也就很难再修复。
父母是兄弟姐妹间关系的黏合剂,就像碎掉的瓶子,用胶水粘粘,还能还原成一个瓶子模样。
当父母离去,黏合剂没有了,破碎的瓶子也就无法复原。
兄弟姐妹间保持适当的距离,互不干扰,才是彼此最后的体面。
02 好好经营自己的家庭和事业
父母在时,我们的人生尚有依靠。
在外拼搏累了,可以回到父母家,得到一个爱的拥抱和不图回报的关怀。
父母不在,我们就永远失去了儿女的身份,完全成了别人的依靠。
此时,我们应该将重心完全放在自己的小家上,它是父母这个大家的延续,需要我们去经营好。
在这个小家里,我们有自己的伴侣和儿女,他们是我们后半生里最重要的家人。
此时的我们,与兄弟姐妹就像两条平行线,几乎不再有交集。
我们各自经营好自己的家庭,过好自己的生活,就是对彼此最大的祝福。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经营好自己的事业,这是支撑自己和小家的关键。
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替别人而活。因此,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立身之本。
好的事业,可以增强自己和小家的抗风险能力,让我们走得更远。
别把希望放在兄弟姐妹身上,每个人都在负重前行,相互体谅,做好自己。
03 兄弟姐妹真遇到难事,适度帮忙
虽说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变成了亲戚,可斩不断的是一直存在的血缘关系。
当兄弟姐妹真遇到难事,我们也不能见死不救。量力而行,给到适度的帮忙,才是好的做法。
在韩剧《请回答1988》里,德善的爸爸在母亲去世后,强撑着处理丧事,得体地招待客人。
在众人面前,他没有表现出悲伤和难过,跟没事人一样。
众人走后,大哥赶到家时,他抱着大哥埋头痛哭。
那一刻,内心隐忍已久的痛苦、委屈全部随着泪水发泄出来了。
他们常年不联系,但此刻的兄弟情是真切而温暖的。
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间关系必然淡漠。
可真当谁遇到迈不过去的坎了,请记得他们是我们的兄弟姐妹。
我们流着同样的血,有着相似的童年,在同一个家里长大。
那时,请做一个“雪中送炭”的人,在保证自家温暖的同时,将多出来的温暖送到兄弟姐妹家。
家庭是我们出生后面对的第一个社交场所,家人是我们出生后最先接触到的他人。
在家人这里,我们学会了与他人交流;在家人的陪伴下,我们慢慢长大。
兄弟姐妹是我们成长的同行者和见证者。
在成长的路上,我们有过争吵、打骂,也有过互相拥抱的温暖。
成年后,我们有过相互的扶持,也有过“老死不相往来”的愤懑。
父母是兄弟姐妹间联系的纽带,没了父母,我们就是散落在各地的木棉,独立生长,心却相依。
来源:蜜蜂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