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孙艺珍在《无可奈何》发布会上的一句“所以都删除了”,直接把韩网热搜炸成烟花现场。这位为角色苦练一两个月舞蹈的影后,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精心准备的“舞林秀”,最终在正片里连个背影都没混上。当导演朴赞郁用“我以为跳得很好”的调侃回应时,孙艺珍那句带着点小情绪的反击,瞬
孙艺珍在《无可奈何》发布会上的一句“所以都删除了”,直接把韩网热搜炸成烟花现场。这位为角色苦练一两个月舞蹈的影后,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精心准备的“舞林秀”,最终在正片里连个背影都没混上。当导演朴赞郁用“我以为跳得很好”的调侃回应时,孙艺珍那句带着点小情绪的反击,瞬间让现场空气凝固成冰块——这波操作,堪称娱乐圈“社死现场”教学案例。
据现场记者描述,孙艺珍谈起舞蹈戏份时眼里闪着光:“为了演好热爱跳舞的美莉,我专门空出一到两个月练舞,连脚踝扭伤都咬牙坚持。”结果成片里,这段承载角色灵魂的舞蹈戏,几乎被剪得连妈都不认。有网友神吐槽:“这哪是删戏?这是把孙艺珍的舞蹈魂塞进了碎纸机!”更扎心的是,导演那句“以为跳得很好”的回应,被解读为“原来练了个寂寞”的潜台词,直接让话题冲上韩网热搜前三。
这场删戏风波的荒诞性在于:它暴露了电影创作中“导演中心制”的绝对权威。在朴赞郁这种国际大导面前,演员的付出更像是一场“单向奔赴”。某不愿具名的电影剪辑师透露:“导演删戏从来不需要理由,可能只是觉得节奏不对,或者某个镜头和整体风格不搭。”但问题是,当演员为角色倾注心血时,这种“说删就删”的权力是否该有些边界?毕竟,孙艺珍的舞蹈不是随便扭两下,那是用脚踝的淤青和肌肉的酸痛换来的。
韩网的反应堪称“大型双标现场”。粉丝集体心疼“姐姐的舞蹈白练了”,路人则调侃“朴赞郁的剪刀手比灭霸还狠”。有影评人指出:“删戏本身没问题,但把演员的付出当空气就过分了。”更戏剧性的是,这段对话被媒体断章取义后,演变成“孙艺珍公开抗议导演”的戏码——实际上,她只是用幽默化解尴尬,结果被推上了舆论风口浪尖。这届网友的想象力,比电影剧本还精彩。
其实,删戏在电影圈从来不是新鲜事。张曼玉曾为《花样年华》练三个月旗袍走位,结果成片里只留下几个背影;章子怡在《一代宗师》里的武术训练,也有大量镜头被剪。但区别在于,过去的演员选择默默承受,现在的明星开始用更聪明的方式表达不满。孙艺珍的“所以都删除了”,既保持了体面,又让观众看到了演员的无奈——这波操作,堪称“职场生存指南”范本。
当“舞蹈戏被删”演变成全民吃瓜的狂欢,我们该思考的不仅是某个导演的剪辑权,而是整个电影工业对演员劳动的尊重。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演员的付出常常被简化为“热搜话题”,而他们的专业精神却被忽视。孙艺珍的舞蹈或许没出现在正片里,但她对角色的执着,早已通过这场发布会刻进了观众心里。
吃瓜群众们,是时候放下手里的“放大镜”了。与其纠结导演该不该删戏,不如多关注孙艺珍在片中其他精彩的表演——毕竟,好演员的价值,从来不是靠几个舞蹈镜头定义的。现在,轮到你发声了:面对这场删戏风波,你是站“导演艺术自由”还是“演员付出该被尊重”?评论区见,咱们好好唠唠这“电影圈的剪刀手与舞林梦”的江湖故事。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来源:娱乐先知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