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国内养成系偶像的“造星工厂”,时代峰峻推出的每一代男团都备受关注。从初代顶流TFBOYS到二代团时代少年团,再到近期争议不断的三代团“T.O.P登陆少年”(以下简称“登陆少年”),这家公司始终处于内娱偶像产业的风口浪尖。然而,三代团出道即陷入退团、黑料、粉
作为国内养成系偶像的“造星工厂”,时代峰峻推出的每一代男团都备受关注。从初代顶流TFBOYS到二代团时代少年团,再到近期争议不断的三代团“T.O.P登陆少年”(以下简称“登陆少年”),这家公司始终处于内娱偶像产业的风口浪尖。然而,三代团出道即陷入退团、黑料、粉丝抵制的漩涡,不禁令人发问:同一公司体系下的“登陆少年”,能否像师兄时代少年团一样站稳脚跟,甚至青出于蓝?
一、时代少年团:从重组逆袭到稳居一线
时代少年团的成功,离不开时代峰峻的运营策略与市场机遇的双重加持:
1. 重组涅槃:二代团曾因成员出走、出道失败等波折陷入低谷,但2019年通过粉丝打投重组为7人团后,凭借《台风蜕变之战》等综艺迅速翻红,成为内娱少有的“非限定团”标杆。
2. 资源倾斜:TFBOYS单飞后,公司将其积累的综艺、商务资源向时代少年团倾斜,成员常驻《王牌对王牌》《你好星期六》等国民综艺,逐步打开大众认知。
3. 团魂与差异化:成员定位清晰(如马嘉祺的“队长”形象、宋亚轩的综艺感),且公司注重团体活动优先,避免过早单飞导致的“团散”风险。
二、“登陆少年”的困境:出道即危机
与师兄们相比,三代团的出道之路堪称“地狱模式”:
1. 负面缠身:成团前成员频陷恋爱传闻(如朱志鑫)、学业争议(苏新皓中考疑云),成团次日余宇涵因黑料退团,组合从6人骤减至5人,被调侃“出道即解散”。
2. 粉丝经济反噬:三代练习生时期便依赖粉丝打投定番位,导致出道后“平番轮C”决策引发大规模抵制。粉丝认为公司规则反复,消耗了六年积累的信任。
3. 实力质疑:长达六年的练习生生涯未淘汰机制,成员被批“实力垫底”,舞台失误频出,甚至被嘲为“最废一代”。
能否复刻成功?关键在“破局”
尽管困境重重,但“登陆少年”仍具备时代峰峻的体系支撑与养成系基因。若要逆袭,需解决以下核心问题:
重塑团队凝聚力
时代少年团的成功离不开重组后的团魂塑造,而“登陆少年”因内部竞争(如资源按人气分配)导致成员关系疏离。公司需通过团体综艺、舞台策划强化“团队感”,而非延续练习生时期的“丛林法则”。
平衡粉丝与大众市场
-过度依赖粉丝打投导致“圈地自萌”,难以突破“楼娱”壁垒。参考二代团通过国民综艺破圈的经验,“登陆少年”需借助优质作品(如出圈单曲)或跨界合作提升大众认知。
转型国际化试水
时代峰峻已为“登陆少年”规划海外发展,并与环球音乐合作推动国际化。若能融合多元音乐风格,或可开辟新市场,避免内娱“内卷”。
养成系的未来:从“养蛊”到“养人”
三代团的争议暴露出时代峰峻模式的核心矛盾:商业利益与艺人成长的失衡。
过度竞争:从练习生时期便以打投定生死,导致成员过早陷入人气焦虑,甚至放弃学业,背离“半工半读”的初心。
内容疲软:二代团靠自制物料积累黏性,但三代团重复同类策划,缺乏创新,粉丝逐渐审美疲劳。
若时代峰峻继续将练习生视为“商品”而非“偶像”,即便四代、五代团接棒,也难以摆脱“高开低走”的宿命。
机遇与挑战并存
“登陆少年”能否复制时代少年团的成功?答案或许不在公司蓝图,而在能否正视养成系的本质——“养成”的不仅是偶像,更是行业对年轻艺人的尊重与培养。若时代峰峻能调整策略,平衡商业与人性化运营,三代团或有机会逆风翻盘;否则,恐将沦为内娱“养成试验”的又一牺牲品。
来源:娱乐播报小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