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侦探剧和推理小说里,这玩意基本等于“脱罪通行证”——只要你能证明案发当时你人在别处,那基本就洗脱嫌疑了。
有在认真追柯南的友友,应该经常听到一个词“不在场证明”。
在侦探剧和推理小说里,这玩意基本等于“脱罪通行证”——只要你能证明案发当时你人在别处,那基本就洗脱嫌疑了。
问题是,不在场证明可以伪造啊!(bushi)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名侦探柯南》里,那些让人直呼“这也行?”的伪造不在场证明的骚操作。
当然啦,本文纯属分析柯学手法,现实中动歪脑筋就等着进局子,监控一查全穿帮!
常见手法就是——提前录下电视节目的时间声音、某人报时的语音,然后设定在特定时间自动播放。
凶手听着录音,做出“我当时正在看电视”的假象。
当然也有变种,就是使用电话对话,例如《综合医院杀人事件》。
但这个方法有个大bug:真人说话和电子音的感觉是不同的。
凶手提前做了手脚,在作案的时候,有出现在另一个地方的证据,就能让警方误以为案发时间,他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明。
是不是想到了《天下第一夜祭杀人事件》,凶手就是一年前在庆典拍照,一年后杀完人再跑来拍跟一年前连接的照片,让人以为他一直在庆典上。
表面看,凶手在大家面前现身的时间,与前往案发现场的来回时间根本对不上。
但实际上?他提前发现了一条秘密通道,走了地图上没有标记的捷径,成功快进。
这个手法在《河豚火锅对决推理之旅》中有体现,这一集犯人大江原悟抓准了海潮趋缓的短暂时间,穿着潜水衣、背着氧气筒游过海峡。从而不被大桥、渡船或是海底隧道的监视器拍到伪造不在场证明。(但是这集的犯人是个旱鸭子,并且还受伤未痊愈)
凶手制造的是“案发地点”,而不是“第一案发地点”。
也就是说,人早就在别的地方被杀了,然后被偷偷转移,让人以为“死者是刚死”。
这个方法一旦配合时间型手法使用,简直是双buff叠满,超难拆解。
当然搬运尸体最离谱的还是《奢华露营怪异事件》,死者被各种“折磨”。
比如让人以为是近身刺杀,其实是用机关、绳索或者远程手段犯案;
反过来也可以:让人以为是远距离射杀,其实凶手就在旁边。
例如《电视台杀人事件》犯人就是在楼上射杀楼下的人。
凶手买通一个“可靠”的证人,让他作伪证摆脱嫌疑。
这种手法在现实中反而最常见,只不过——伪证罪可是要坐牢的,最多能关7年喔。
当然柯南也做过几次伪证,例如《偶像的秘密》中柯南就说犯人另有其人。
死亡时间是所有不在场证明的锚点,如果法医动了手脚、或本身就是凶手,那就更难查,钢琴奏鸣曲《月光》杀人事件里的犯人麻生成实自己来验尸。
当然也有利用某些方法改变尸体的死后硬直程度,从而影响法医的死亡时间判断,但这种很容易被发现,
(顺带一提,有没有友友小时候也看过《法眼黑与白》?我小时候还一度梦想当法医hhh)
低配版:请人假扮自己,出现在别处制造目击证人。
高配版:死者和凶手长得像,甚至互换身份,让人认错尸体。
这招在剧里每次都让人惊呼“等等,他不是死了吗!?”
在《红鬼村火祭杀人事件》中,犯人就是找一个长得相似的人故意让小五郎跟踪,从而伪造了不在场证明。
凶手提前把自己弄成“病号”状态,大家都以为他不可能行动。
然后他快速作案,再自己“补刀”把自己弄伤回床上躺着,骗过全部人。
好像第一集就是这样,犯人自称自己的脚受伤不能动,实际上早就好了,可以爬过窗台去作案。
只要大家以为“凶手已经死了”,那后面再出手就能玩心理战:
或在一个“所有人都有不在场证明”的时机犯案,引发集体恐慌
这类剧情在柯南后期偶尔还挺带感的。
《侦探们的镇魂歌》真正的幕后操纵者——清水丽子,假装自己已经跳崖身亡。
不过在如今的社会,不在场证明?是不存在的。
现实社会监控无死角,AI人脸识别、通话记录、轨迹追踪、刷脸支付,根本没有什么完美犯罪。
福尔摩斯说过:
“当你排除一切不可能后,剩下的不管多不可思议,也必定是真相。”
而现实告诉我们:你别想着排除警方了,警方能排查你祖宗十八代。
所以啊——
看柯南学智商没问题,可别真动坏脑筋。
毕竟你不是工藤新一,旁边也没有一个小学生能帮你破案。
来源:椎名林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