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爱烂:注视「都市天花板」下具体的人

棒子影视 韩国明星 2025-05-15 19:54 3

摘要:在韩国,金爱烂有一个外号叫「都市生态观察员」,她非常会写人的贫穷,写城市化进程中那些边缘人,写人们如何在最有限的条件下生存。 短篇《三十岁》里,她写为公务员考试坚持8年的女孩,「一想起姐姐在狭窄黑暗的隔间里埋首于错题,独自老去的青春,我的心就好痛」。《圣诞特选

在韩国,金爱烂有一个外号叫「都市生态观察员」,她非常会写人的贫穷,写城市化进程中那些边缘人,写人们如何在最有限的条件下生存。 短篇《三十岁》里,她写为公务员考试坚持8年的女孩,「一想起姐姐在狭窄黑暗的隔间里埋首于错题,独自老去的青春,我的心就好痛」。《圣诞特选》里,写因为贫穷而合租的兄妹,哥哥住在阁楼上,总是提心吊胆,害怕女友离开——不是因为变心,而是因为(爬楼)「腿有点儿疼」。 她写合租的女孩们,能听见隔壁每个房间的声音,写首尔地下室里的潮湿,拆迁区公寓里的虫子,自炊房里不体面的噪音,只有笔记本大小的窗户,写女孩第一次用音箱听歌,发现「优质音箱传出的声音不是音乐,而是建筑。甚至不是普通建筑,而是大教堂」。在一篇散文里她写道,「以前的作家关心的是天空,我可能关心的是这个国家的天花板,写温暖的便利店,写逼仄的堂屋和考试院。」 这种书写与金爱烂的成长经历相关——她生长于韩国农村,在刀削面馆里,她知道了何为劳动,看到了各阶层的人们。大学后她到了首尔生活,住过自炊房,去过考试院,她观察鹭梁津的年轻人,遍布的考试院里,她发现,「这里离开的人比留下更多,不论什么东西,都要『又便宜又快』才能卖得好,所以这里也是一个散发着荒凉气息的地方。」她开始体验消费与都市生活,「每天都在痛饮城市」,也见证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人的艰难求生。 与许多韩国作家一样,金爱烂身上有强烈的社会性与政治性。关注个体如何在都市社会中生存,也关注韩国社会的重大事件与历史变迁。2014年韩国的「世越号」沉船事故后,像许多韩国民众那样,她觉得受到了伤害,需要被治愈,在这个阶段,写作帮助了她。 2022年,出于对她以及她作品的好奇,《人物》开始约访金爱烂,终于在2024年底等到了她的回复。她的回答也像她的小说一样,温柔、真诚、不躲闪回避,就像出现裂痕的瓷器里流出的光。 👈左滑阅读更多—— 文|林松果 编辑|槐杨 📍文章发表于2025年3月31日 💫也欢迎你关注🍠人物,向你呈现这个时代值得记录的人。

来源:夏夏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