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又从「青春校园漫」变成「后宫漫」了?

棒子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9 19:51 1

摘要:《我的青春恋爱物语果然有问题》,上映于2013年,该动漫一共有三季,第三季于2020年完结。

《我的青春恋爱物语果然有问题》,上映于2013年,该动漫一共有三季,第三季于2020年完结。

对于追剧的人来说,这个时间跨度,无疑是一场漫长的时间之旅。

《我的青春恋爱物语果然有问题》,也算颇有争议,该动漫细腻地描述孤独、不合群的高中生男主角比企谷八幡对于「青春」独特的理解

在比企谷八幡眼中,青春与美好、热血等词汇毫无关系,作为一个「失败者」,他对青春充满绝望、痛恨

他没什么朋友,表白多次失败,长年处于这样的青春之中,他对青春产生了不一样的理解,他变得冷漠、理智,对社交、人类,总是以「恶」的角度揣测。

所谓「人」,总是虚伪,所谓「社交」,都是利益的交换。

比企谷八幡对「青春」中的各种状态拥有诸多精辟的阐释,因此,观众尊称其为「大老师」。

大老师对「青春」的理解,应该和不少人有共鸣,尤其是那些,从青春中走来,一路孤独无伴的群体。当然,自然也包括我。

我认同大老师对「青春」的理解。

一开始,我曾对「人」抱有期待,然而,无数次细小的失败之后,我开始恐惧这种「挫败」,于是,便陷入「没有期待就不会有失望」的状态之中。

对于恋爱,我相信,那些恋人终究会走散,因为,人是不可互相理解的生物,对于友情,我相信,那只不过是过家家的游戏,各取所需罢了。

大老师有一种心理,我特别认同,那就是,他害怕别人对他温柔,一旦你习惯那种温柔,那种温柔消失了怎么办?你该如何承受温柔缺失的空虚?因此,大老师的方法是,不要让温柔存在。

我也遇到过类似问题。

譬如,我常去一家面包店买面包,久而久之,老板开始与我攀谈,与我产生关联。我对这种「羁绊」感到厌恶,于是,我不再去这家面包店。

我大概是抱着这样的心态走过「青春」,因此,我对「青春」绝无任何怀念。

「他人即地狱」,直到现在,我也信奉这个理论。

然而,大老师终究是主角,他可不是我等普通人。

在老师的安排下,大老师进入名曰「侍奉社」的社团,该社团的宗旨是,帮助他人解决麻烦。

部长名曰雪之下雪乃,出身名门,成绩优异,长相俊美,可谓「高贵冷艳」。

雪乃也是一个「问题青年」,她的问题在于,她过于优秀,而遭受世人排挤,因此没有朋友。

总之,两个对「青春」理解有偏差的人,相遇了,碰撞了。在大老师的帮助下,雪乃逐渐克服了其「青春」的课题。

至于她的「课题」是什么,其实,我看完三季,也没办法捉摸准确,毕竟,像雪乃这样的人物,只要她想,她就能获得「完美」青春

雪乃这样的人物,终究沦为一种「幻想」,就是,像大老师这样的失败者,也能获得如此风云人物的喜欢。

起初,《我的青春恋爱物语果然有问题》,确实有点儿意思,将青春里的小心思阐释得无比清晰。

譬如,女二,由比滨结衣,可爱时髦的女孩,她的烦恼是,为了融入集体,她丧失了自己。

男二,叶山隼人,校草,他也有烦恼,他有一堆朋友,但这些朋友都只是和他关系好,他们之间的关系却一般,为了争夺「隼人」,他们之间也充满猜忌。

由于大老师对「人性」有深刻的认知,许多麻烦,在大老师的「歪理」之下,顺利解决。

大老师最厉害的绝招便是「自爆」,将「脏水」泼给自己,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这样,他人就能行成短暂的同盟,忽略掉问题的本质。大老师之所以无畏自爆,是因为他「已经没有什么可失去」。

诸如此类情节,确实令我等「失败者」心理满足,因为,我们确实认为,青春不过是一个笑话,那些伪装的友谊、恩爱,全都禁不起检验。

只是,现实真是如此吗?

我自然不知道,我没经历过轰轰烈烈的青春,我只能用我的常识安慰自己。

但我确信一点,大老师的青春肯定是一场「幻想」,在故事后半段,大老师几乎成为「人见人爱」的角色,「后宫」一大堆,故事也从「青春校园」变成「多角恋」。

一个孤僻乖张的少年,他真能拥有如此多美好的事物吗?

因此,《我的青春恋爱物语果然有问题》,在后半段已经变得非常不真实。

此外,女主角雪乃的人设也变了,曾经高贵冷艳傲娇的美少女,怎么变得婆婆妈妈,像个苦苦等待王子的「望夫石」?

饶是如此,《我的青春恋爱物语果然有问题》还是值得一看,它确实拿捏了部分少年的青春心理,我差点儿以为遇到了「世界上另一个我」,当然,我不是大老师,我更没有他的「后宫」支持。

以上,就说这些吧,我是桃花岛浪人,全文完。

来源:桃花岛浪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