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尽柑来”也藏在我们的家庭里

棒子影视 韩国明星 2025-04-23 07:54 1

摘要:在飞往日本留学的飞机上,女儿梁金明打开母亲吴爱纯包好的现金,泪水打湿衣领。布包的碎花底色,是母亲最钟爱的图案,褶皱里还残留着海风的气息。梁金明带着母亲曾经想到首尔读大学的愿景离开济州岛,又在举家支持下奔赴海外留学。一个沉重又炽热的梦想包裹着她。

《苦尽柑来遇见你》剧照 网络截图

在飞往日本留学的飞机上,女儿梁金明打开母亲吴爱纯包好的现金,泪水打湿衣领。布包的碎花底色,是母亲最钟爱的图案,褶皱里还残留着海风的气息。梁金明带着母亲曾经想到首尔读大学的愿景离开济州岛,又在举家支持下奔赴海外留学。一个沉重又炽热的梦想包裹着她。

这是最近引发热议的韩国剧集《苦尽柑来遇见你》中最具冲击力的画面之一。该剧以济州岛女性吴爱纯的故事为主线,讲述了韩国济州岛三代女性的生活与命运,她们在爱情、亲情的种种体验中经历四季,迎来春天。

外婆全光礼潜入深海捞出鲍鱼,母亲吴爱纯风雨无阻码头摆摊,女儿梁金明才能自豪地把首尔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亮在手中。网友把这一段情节总结为“外婆在海里游,母亲在地上跑,女儿才能在天上飞”。对于最年轻的女儿来说,是前两代女性的托举,才能让她展翅。

在社交媒体上,许多年轻人都说,看梁金明就像看到了自己。我在梁金明身上,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的外婆在岭南田地里弯腰耕作,母亲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咬牙在省城站稳脚跟,我作为千禧年后的女儿终于有了自主选择爱好和未来的底气,在母亲的目送下去往千里之外的城市读自己喜欢的专业。像这样的叙事,发生在许许多多的新世纪中国家庭里。

济州岛贫瘠的土地带不来丰厚的收入,一家人的生活都仰仗海洋,但吴爱纯仍然给了女儿梁金明无限广袤的蓬勃爱意。吴爱纯从小希望女儿成为“能掀桌的人”,拒绝让女儿成为生活艰辛的海女,省吃俭用也要给女儿买好几辆自行车,为支持女儿去日本留学卖掉了济州岛老家的房子。梁金明在这样的滋养下,变得勇敢而坚强,敢于在面对初恋家庭的羞辱时说出“我爱你,但我也爱自己”,有野心说出自己也想成为总裁。

在吴爱纯的人生里,她把自己未竟的梦想托付给女儿,希望她成为“一飞冲天的龙”。

但对于梁金明来说,这意味着背负所有希望,承受托举背后母亲不说出口的艰辛。她的自由是愧疚的,也是拧巴的,她不自觉地用攻击和责备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爱。

面对外人,梁金明把讲话当成“写情书”,逐字推敲,但面对母亲打来的一通通关心电话时,她常常不在乎自己说出口的措辞,“像在废纸上涂鸦”。

“我气我妈那么穷,”梁金明抱怨母亲贫穷的言外之意是心疼,“我气都是因为我,她才会那么穷”。她也在被称为“长女”“支柱”的话语里攒下了父母不曾察觉的压力。

饰演梁金明的演员李知恩在接受杂志采访时这样理解角色:“(梁金明)作为长女,那个因为层层积累的负担而过早懂事的孩子,虽然最终出现了心灵堤坝倒塌的瞬间,但她之所以想更好地生活,也是因为家人。”梁金明也像大多数的年轻人,并非“理想孩子”,身上存在许多的矛盾,自卑但要强,对母亲不够柔软但仍存念感恩。

在一次争吵中,梁金明脱口而出不想复刻母亲的人生,“嫁到一个穷人家,勉强维持生计过一辈子”,说完她便悔恨地低下头,知道自己伤了母亲的心。

吴爱纯愣了愣,承认女儿说得对。但她顿了顿,又笑着说,她的生活里也有过阳光般的完美时刻,“我只是希望你承认我的人生也有价值”。

作家、哲学家波伏瓦在《她弥留之际》一书中写到她与母亲的对话,“‘父母并不理解他们的孩子,但这是相互的’,我们谈了那些相互之间的不理解,不过也只是泛泛而谈”。母女之间似乎总是存在着这样一种酸涩而痛楚的关系。

复旦大学副教授沈奕斐曾分析,原生家庭在社会学的视角中存在滞后性,父母所接触的话语体系来源于其年轻时所认可的社会规范,当社会变化迅速时,父母的社会规范对孩子来说自然就不适用了,“我们不能要求一个人超越自己的时代来爱另一个人”。在我们希望母亲变得更理想的同时,也应该拓宽理解的边界,接纳她身上不完美的部分,更敏锐地体察她表达爱的那些行动,那些在我们实现理想关头的经济支持、久未归家时她捧出的那碗热气腾腾的汤、异地生病时她第一时间打来的电话。

跳脱出“理想母亲”和“理想孩子”的框架,承认我们和母亲作为个体的复杂性和局限性,方能再度看见彼此之间羁绊深厚、延绵日常的爱。

在梁金明看来,母亲曾拥有自己的追求,这一生并没有做完想做之事,她好奇母亲的人生有没有遗憾。吴爱纯停下了筷子,在饭桌上坦然地说,“我做的一切都是因为我想做,我用自己的方式活出了精彩的人生”。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