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高达,把老粉和新粉都干懵了

棒子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8 14:51 2

摘要:前几天,《机动战士高达 GQuuuuuuX》(以下简称 " 高达 GQX")播出了第二集动画,却把高达系列的新老观众都看懵圈了。新观众是看不太懂剧情,而老观众则是看不太懂制作方。

本文可能包含对《机动战士高达 GQuuuuuuX》的剧透。

前几天,《机动战士高达 GQuuuuuuX》(以下简称 " 高达 GQX")播出了第二集动画,却把高达系列的新老观众都看懵圈了。新观众是看不太懂剧情,而老观众则是看不太懂制作方。

如果你看过不久前为高达 GQX 预热的剧场版动画《机动战士高达 跨时之战》,或是扫到过一些影评,大概已经理解是怎么回事了。这部高达的剧场版,就像是将两个完全不同的作品拼接在了一起。

比如剧场版的后半,对应的正是高达 GQX 动画的前期剧情,在这之中有着不少吸引新生代观众的 " 流量密码 ":潮味十足的人设、EVA 制作人庵野秀明担当编剧、米津玄师制作了主题曲 Plazma,还有在《电光机王》《莉可丽丝》等作品中屡试不爽的生活风 "JK 感 "。此前商业反响不错的《水星的魔女》也是差不多的路数,靠着大河内一楼和 Yoasobi 主题曲结合的组合拳,吸引了不少新受众。

但剧场版的前半则像是完全不同的另一个动画。剧情上这部分是介绍整部动画的背景,解释高达 GQX 相对于《机动战士高达》的原故事中发生了怎样的分歧,又如何走向 " 吉翁胜利 " 的 IF 线,引发了后续一系列的故事。虽然这种叙事手法很常见,但《跨时之战》的实际演出,直接把观众干到 40 多年前的 70 年代了。

这部分刻意 " 还原 " 了 1979 年的 " 元祖高达 "。不光复刻了大量元祖高达中的经典分镜和台词,连旧动画为了插播广告而准备的转场片段都保留了。加上年代感十足的原作 BGM,和贴近原作的人设风格,基本就是用现代技术重做了 79 年的作品。出于时长的考虑,原作 43 集的篇幅无论如何也无法浓缩进 40 分钟。动画中节选关键桥段的做法,导致熟悉原作剧情角色的老粉丝才能看懂,新观众只能看得云里雾里。在剧情中被多次提到的 " 基连总帅 " 在动画中并未出场

结果就呈现出了一种奇妙的割裂感,在剧场版的前半部分,有情怀的老观众在 " 忆往昔 ",新入坑的观众在遭罪;而后半部分,不喜欢看新生代 JK 的老粉已经昏昏欲睡,新观众们则看得津津有味。

关于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风格差异,大家的意见也并不统一。有的人认为是通过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来影射现实中日本战前战后的文化分歧,也有人认为单纯是身为编剧的庵野秀明想要重拍一次高达 " 自嗨 " 一次。参考庵野秀明在《新 · 奥特曼》等电影中的表现,后者的说法也不无道理

但不管怎么说,这种让两边都有点懵圈的操作,还是给剧场版带来了不少批评。不少人认为剧场版前半的 0079 IF 只是致敬老作品的彩蛋,它和正篇之间的巨大差异,并不适合放进 TV 版中。

让很多人没想到的是,在 TV 版上映后还真又来了一次。只不过调整了先后顺序,把这个 " 为了这盘醋包的饺子 " 的彩蛋剧情,放到了 TV 版的第二集,又中硬控了观众一星期。

从下集预告来看,第三集也对应了剧场版中的最后桥段。这意味着那些进入影院支持系列的老粉,基本上要等到 TV 播放一个月才能看到新内容。再考虑到剧场版《跨时之战》仍在国内影院上映,不管是对片方还是高达粉丝多少都有些 " 背刺 " 的感觉。

这种一根筋变成两头堵的割裂,也不仅停留在动画上。昨天上线的高达手游《SD 高达 G 世纪永恒》也有相似的感觉。这款游戏的卖点是收录了大量的原作机体和角色——前几作单机游戏中,玩家们可以通过还原科技树的 " 开发 " 功能,获取到全部机体。手游虽然保留了这一卖点,也出于营收的考虑,加入了时下流行的抽卡要素。

顺带一提,作为宣传动画加入的 GQX 女主 " 玛秋 ",被设计成了很符合人设的近战莽子

最后在《SD 高达 G 世纪永恒》中实现的结果则是,游戏中的机体只有部分可以通过开发获得,剩下的则是通过抽卡获得,并且通过抽卡获得的机体,不能参与开发玩法。

对于习惯手游抽卡的玩家而言,开发玩法显得颇为繁琐,其中很多机体也没有什么实用性,纯粹拖慢节奏。对于习惯 G 世纪系列单机游戏的玩家而言,游戏中的开发分支又不够味,从中感受不到原作庞大而精巧的科技树。

原作中联邦的科技树至少能放下上百种各式机体,手游中只开放了 10 机

这些前后割裂的选择,多少体现了高达这个系列的困境:作为一个 40 多年的老系列,既想要保住它的基本盘,又想吸引到更多受众,端水看似是最 " 稳 " 的选择。

幸运的是,不管是《SD 高达 G 世纪永恒》还是高达 GQX,都不过是起了个头,后面还有很多机会 " 证明自己 "。

高达 GQX 剩余 9 集左右的篇幅让人捏一把汗,但考虑到导演鹤卷和哉也有过 " 用 6 集讲完《FLCL》和《飞跃巅峰 2》" 的履历在,倒也不用过于悲观。

来源:扫帚飞行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