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PINK 2025回归:是巅峰再续,还是“分久必合”的资本游戏?

棒子影视 韩国明星 2025-04-11 21:36 2

摘要:2025年4月,一则热搜瞬间引爆全球社交媒体——#BLACKPINK将6月发行新专#。这个K-POP史上最成功的女团,在经历两年“单飞不解散”的争议后,终于宣布完整体回归:6月新专辑、7月世界巡演,每一步都踩在粉丝心跳的鼓点上。然而,这场看似盛大的回归背后,究

2025年4月,一则热搜瞬间引爆全球社交媒体——#BLACKPINK将6月发行新专#。这个K-POP史上最成功的女团,在经历两年“单飞不解散”的争议后,终于宣布完整体回归:6月新专辑、7月世界巡演,每一步都踩在粉丝心跳的鼓点上。然而,这场看似盛大的回归背后,究竟是顶流女团的“王者归来”,还是资本与个人野心交织的妥协?

当粉丝们为合体尖叫时,一个问题浮出水面:四位成员ROSÉ、Lisa、Jennie、Jisoo的个人事业已如日中天——ROSÉ创下韩国女Solo闯美纪录,Lisa进军影视圈,Jennie单曲霸榜Billboard,Jisoo转型演员……她们真的需要“BLACKPINK”这个标签吗?还是说,这场回归不过是资本与流量的一场“阳谋”? 回归背后,是K-POP工业的“完美陷阱”

1. 个人与团体的博弈:谁在“吸血”谁?

BLACKPINK的回归,本质是一场资源再分配的战争。成员单飞期间,ROSÉ凭借与Bruno Mars合作的《APT.》成为“闯美顶流”,Lisa则因《Born Again》陷入“歌曲归属争议”,Jennie虽被乐评认可却销量逊色。商业成绩的悬殊(ROSÉ首周10.2万销量远超队友总和)暴露了成员间的资源断层。而团体回归,既能借个人热度反哺团队,又能用“团魂”掩盖内部竞争——这或许是YG娱乐在合约到期后仍能绑定四人的关键。

2. 全球巡演:一场精心设计的“印钞机”

据业内预测,BLACKPINK此次巡演规模将“史无前例”,从亚洲横扫欧美,门票秒罄已成定局。但这背后是K-POP工业的标准化操作:用高成本舞台和饥饿营销刺激消费。当粉丝为天价票买单时,他们购买的不仅是音乐,更是一种“参与历史”的幻觉。

3.合作联名能拯救“套路化”吗?

新专辑宣称“与国际顶尖艺术家合作”,但纵观成员单曲,从ROSÉ联手火星哥到Lisa与Rosalía混搭,合作模式已趋同质化。若团体专辑仍依赖“巨星联名”而非原创性,BLACKPINK或许只能重复“文化符号”的消费,难再定义潮流。

BLACKPINK的回归,恰逢全球偶像工业的转折点。粉丝既渴望团体合体,又支持成员“做自己”,这种矛盾折射出Z世代对偶像的复杂期待:既要集体归属感,又要个性张扬。而YG娱乐的“团体合约绑定个人”策略,正是利用了这一心理。

从《DDU-DU DDU-DU》的18亿点击量到闯美战绩,BLACKPINK被视为亚洲文化输出的标杆。但值得警惕的是,其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迎合欧美审美(如英文歌词、国际化制作)。此次回归若不能突破“东西缝合”的套路,K-POP的全球化可能沦为一场自我东方化的表演。

2025年,BLACKPINK成员年龄逼近30岁——这对韩国女团堪称“高危红线”。此次回归或许是她们转型前最后的集体狂欢,但也可能因“少女感”流失遭遇市场反噬。若成功,将改写K-POP产业对女性年龄的偏见;若失败,则印证行业的残酷现实。

BLACKPINK的回归,注定是一场冰火交织的盛宴。于粉丝,它是青春的延续;于资本,它是流量的收割;于行业,它是旧模式的终极测试。当镁光灯亮起时,我们不禁要问:这场回归是女团历史的里程碑,还是工业机器下又一个“完美商品”?

来源:娱七娱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