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是因为被虐,而是真的因为剧本身的让人动容,厉害到让人无法停止流泪。
上周末,这部被誉为近五年最佳的高分剧,已经画上了句点。
《苦尽柑来遇到你》。
看得眼泪都流干了,缓了两天,决定还是要动笔写下来。
从开分的9.4,到结局的9.6。
高开高走,被称为新的《请回答,1988》。
看一集哭一集。
不是因为被虐,而是真的因为剧本身的让人动容,厉害到让人无法停止流泪。
济州岛,春夏秋冬,时空交错,
这是三代女人的代际成长与时代轨迹。
战时卖汤饭的奶奶,海里的妈妈,厨房里的自己,未来闪闪发光的女儿。
虽然是韩国的时代背景,但在这半个世纪,
东亚女性的处境实在太过相像,所以极易共情。
人生就像四季,三代人在时代的洪流之中,顺流逆流,循环前进。
尽管是平凡的人生故事,
但《苦尽柑来》的女编剧没有编撰出一个大女主的所向霹雳,
而是细水流长地,一步步让女人掀翻了桌子。
这个叫做爱纯的女人跟自己的丈夫宽植说——
我希望我的女儿不仅要做那个上桌吃饭的人,还要做那个可以掀翻桌子的人。
宽植毫不犹豫。
「你也去掀一回,你掀翻了我来收拾。」
女编剧写出了东亚女性画像般的力量与共情,
也塑造了一个堪称完美的值得被标杆的男性。
济州岛涯月邑的海岸线,幽静又深远。
之前的网络上对济州岛褒贬不一,说这个小岛,尽管免签却性价比奇低。
可看了这部剧,却让我们重新有兴趣开始认识这个岛屿。
看看这里美丽的海浪,浪漫的防波堤,汹涌的台风季,
和这些年来时代留下的伤痕与轨迹。
困在海里的母亲
「做牛做马都不要做一名济州岛的女人 」
迈进晚年的爱纯,在养老院的大树下绘画写诗,她拿起蓝色的画笔,描出一片蓝色大海。
汹涌的、深蓝色的济州岛海浪,让潮湿的记忆疯狂翻涌。
在海里起起伏伏的母亲,像水鸟一样浮浮沉沉。
这段剧中的开篇转场,堪称神来之笔,
将一生都困在济州岛的母亲,带进了所有人的视野。
光礼,是一名海女。
丈夫早逝,改嫁后,嫁了个懒汉。这个男人虽心不坏,但却把养家的重任,全丢给了光礼。
这几乎,是济州岛上所有海女的命数。
她们要拿命与海相博,一次次浮潜,要捡更多的海胆和鲍鱼,才能养活孩子们,以及那,一般被称作“废物”的男人们。
光礼认命,但她,绝不叫女儿认命。
不想让女儿在后爸家里当牛做马,照顾年幼的无血缘的弟弟妹妹,
于是把爱纯送到外婆家,只为让她得到一些庇护。
能读书,至少,千万别做海女。
海女,苦啊。
外婆年迈,家中的舅舅,也算不上善良,每天克扣爱纯的黄鱼,让她洗碗洗衣。
别人口中像刺豚一样的母亲,提着十来条黄鱼“杀”到外婆家,重重砸在了舅舅的桌子上。这是剧中她第一次,为女儿的不公,掀翻桌子。
那个昏暗的海边长提,母女俩提着灯笼,就着狡黠的月光回家。
那一刻,在这被沉重的深蓝色牢困住的海女命运里,带着刺的母亲,给爱纯种下了希望的种子。
她对女儿说:“命苦的是我,不是你,不要退缩,尽情享受人生”。
爱纯成为了济州岛上,为数不多的幸运女人。
而光礼最终,把命交给了大海。
她还不到30岁啊,因常年下海,染上严重的肺痨,以光一样的速度,死去了。
济州岛上,消失了一个海女,还有太多的海女。
她们会互帮互助,给生病的姐妹,分海货,给去世的姐妹,照顾她的儿女。
女儿才懂女人的苦,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很多人都说爱纯,幸亏遇到了全世界最好的宽植(丈夫),
却忽略了,海女阿姨们,一直在帮衬和看着这个小姑娘长大。
与其说,是对去世姐妹光礼的交代,不如说,在爱纯身上,她们看到了身为女人的另一种可能与希望。
剧中的海女,是故事的开始。
现实中,济州岛上的海女们,
却走过了一代又一代,为自己挣扎和呐喊的艰辛岁月。
这是一种古老的职业。
最早关于海女的记录,出自1629年的《济州风土记》《葵窗集》,距今约四个世纪。
很多人更不知道,最开始海女的工作主要由男人来做。
但因为出海捕捞太辛苦,男人们承受不了,于是纷纷放弃。
可生活,要继续。
女人为养家糊口,捡起了这份苦差事,取代丈夫,成为济州岛上主要劳动者。
没有氧气瓶,无数次冒着生命危险屏息跃入大海,用最原始的工具捕捞海鲜。
从少女时期,一直游到七老八十。
80岁啊,还要如此,与海浪搏击。
有资料显示,1960年代济州岛有超过23000名海女。
占当时的15岁以上女性总人口的21%,也是岛上渔业从业人员的80%。
她们经济独立,自给自足,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就拿最鼎盛的20世纪60年代来说,
海女创造的经济价值,占当地渔业的60%。
她们也被视为韩国最早的职场妈妈。
怀孕也不停止下海,甚至有时直接在船上生孩子,产后最多休息一周。
孩子稍大点,有的直接带着一起出海,工作时将孩子绑在桅杆上。
讽刺的是,她们的勇敢和付出,却不被看见。
经常受到歧视,抬不起头做人,就连一些丈夫也会认为,妻子当海女很丢人。
心安理得的享受着,她们带来的福利。
2016年,济州岛海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济州岛也是目前,唯一一个以海女文化为中心形成了海洋、渔村、民俗、渔业的地方。
得此殊荣,海女们却欢呼不起来。
就像纪录片《最后的海洋之女》里,这位阿姨说的:
济州岛上的女人们,从来没有首尔女人的那般精致、时髦。
她们粗糙而黝黑的皮肤,如这海浪击打的礁石,经过岁月的千锤百炼,坚韧而灵魂自由。
光礼在生命的最后,将自由的意志,传递给了爱纯。
再不要做济州岛上的女人。
但以,济州岛走出的女人,为傲。
所以,当爱纯在母亲去世无处可去之时,
和少年宽植的第一个念头就是逃离济州岛。
当时的韩国,上世纪七十年代,岛上还挂着横幅,「严惩逃岛的女人」。
逃去釜山的爱纯很快就被抓回来,被退学,被谩骂。
宽植和她一起咬牙切齿,
「为什么男孩子私奔就是英雄,女孩子私奔就是一生的耻辱?」
这是从小就想做鱼会会长的爱纯,从小就想做总统的爱纯,从小就想着做诗人的爱纯,
发出的疑问。
岛上的长辈们默默垂下的眼睑,这个疑问没有答案。
它的回答唯有随着时代的向前,从埋藏在海滩的黑泥里,
到逐渐露出水面,才能发出光彩。
爱纯不会再去海里,但也没有当成诗人。
她在和宽植的小家里,走过了人生的春夏秋冬。
不再只是干活的女佣,也不再像母辈那样,看着男人的眼色过生活。
他们互相体谅,互相包容,携手一起抵御风雨。
然后托举起女儿金明,真正走出这个海岛,
成为济州岛第一个走进首尔大学的女学生。
这是爱纯想要的人生,也是爱纯的母辈们一起托举而出的命运。
东亚女性们的共情,就这样在一个个细腻哀愁又充满感动的情节里,灵魂与灵魂相拥。
爱纯是幸运的,她还有一个守护了自己一辈子的宽植。
不狗血不霸总不油腻不套路,
在当年的时代里,这是一个是难得的,尊重女性爱护家庭的丈夫。
也是呵护女儿,默默支持的父亲。
想来,这也是编剧送给大家的,一个完美的顶级榜样。
苦尽柑来,原名也被译为《辛苦了》。
辛苦了,所有被困的,和已经走出来的人们。
现实的女性困境只比剧中更艰难,看得人潸然泪下也握紧拳头。
这是平凡的人生,是时代的映照,也是女性们值得一路向前的慰藉与希望。
几十载后,头发花白的爱纯,
站在儿时的那片海,一声声呼唤着。
她希望母亲,投胎改了命。
不再困于海。
而是回到这个美丽世界,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济州岛的美丽与伤痕「这一次,从海女博物馆开始吧」
这部剧正在热播的时候,一扇正在济州岛上。
她说看起来小小的岛屿,即便是Walk起来也没有太疲倦的距离,
却给了她松弛与愉悦的新力量。
她从涉地可支到牛岛,从城山日出峰到涯月邑。
店主给了她们好吃的橘子,海风特别大,橘子倒是挺甜的。
之前,我们写过一篇游玩济州岛的攻略。
主要是告诉大家如何玩转这座韩国最大的岛屿,
但看完这部剧,我们倒是建议大家,先去逛逛海女博物馆。
感受济州岛上,比山海更戳人心的海女文化。
这里浓缩着关于海女的一切,
她们的生活习俗、巫俗信仰、岁时风俗、海女共同体。
还囊括了济州的历史、女性角色、生计、经济、海洋、信仰以及传统文化等等。
相信你会对这座承载着另一种文化特色的小岛,有更深的认识。
之后,则可以继续行走。
可以这样走——
城山日出峰-牛岛-月汀里-咸德海水浴场-涉地可支
城山日出峰与济州岛的其他山峰不同,顶部有火山口,从空中远看像个海碗。
这里是联合国世界自然遗产,也是韩剧《我是金三顺》取景地,很适合观赏日出。
牛岛和日出峰隔海相望,因形状很像牛躺着的样子被称为牛岛。
《触不到的恋人》《人鱼公主》等韩剧和综艺节目都在上面取过景。
沙滩、溶洞、渔村和农田,还有很多好看好逛的咖啡馆和小店。
济州岛大部分地方都是岩滩,软绵细白的沙滩不多,月汀里算是岛上数一数二的海水浴场。
这里的海水比较浅,运气好碰上天气不错看到了果冻海,再叠加远处风力发电电车,很出片。
咸德海水浴场距离月汀里不远,也有看到渐变色的果冻海。
东线最后一站涉地可支,沿着山路走到海岸尽头,是安藤忠雄的建筑作品——Glass house。
也可以这样走——
西归浦偶来市场-橘园咖啡馆-韩国海鲜锅-涯月邑
涯月邑紧贴着弯曲黝黑的礁石海岸,有无敌的海景,也是济州岛海边咖啡厅胜地。
LAZY PUMP,是一家每一扇窗都很美的咖啡馆。
点上一杯拿铁,找个靠窗的位置做下什么都不做,单纯花一两个小时发发呆,坐着等日落。
除了海边咖啡馆,还有开在橘园里的咖啡馆。
橘子的香气和咖啡的浓郁完美结合在了一起,
点一杯橘子美式或橘子拿铁,值得静静地坐上片刻。
以及,要试试这里最有名的海鲜。
在一生都在捕鱼的宽植眼里,
这些就是养活了他一家人的,大海的馈赠。
一扇说,济州岛的风实在太大了。
我也无法想象,真正的爱纯和宽植,在半个世纪前的那个年代,
是如何在这个贫瘠的小岛,挣扎着挺过人生的酸甜苦辣。
但这部剧的让人暖心的地方就在于,
幸而有爱和包容,可抵过世间万千辛苦。
一旦太阳出来了,万物就恢复生机。
来源:停不下的柚子小甜甜hx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