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韩媒《首尔经济》爆料,韩国国税厅近期对演员李准基展开高强度税务调查,要求其补缴2019年至2023年间未申报的演艺收入税款及滞纳金,总额高达9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48万元)。
经2025年3月19日,一条“李准基涉嫌逃税”的新闻突然冲上韩国社交平台热搜榜首。
据韩媒《首尔经济》爆料,韩国国税厅近期对演员李准基展开高强度税务调查,要求其补缴2019年至2023年间未申报的演艺收入税款及滞纳金,总额高达9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48万元)。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这位曾以《王的男人》《恶之花》等作品红遍亚洲的“花美男鼻祖”,竟也被卷入了韩国娱乐圈的“税务泥潭”?
事件的起源要追溯到2024年底。
韩国国税厅在针对高收入艺人的“特别税务调查”行动中,发现李准基名下某个人企划公司的账目存在异常。
该公司主要负责管理他的广告代言和海外活动收入,但过去五年间,其申报的金额与国税厅从广告主处调取的实际合约金额存在巨大差额。
李准基在2021年代言某国际化妆品品牌时,合约明确标注三年期代言费为45亿韩元,但其公司仅申报了28亿韩元,剩余17亿韩元被拆分至多个海外关联账户,且未缴纳所得税。
更蹊跷的是,调查人员发现李准基在2022年以“个人投资”名义向一家位于开曼群岛的空壳公司转账约32亿韩元。
这家公司的主要业务不明,但资金最终流向了一家瑞士私人银行的账户。
税务专家分析,此类操作是典型的“税负转移”手段,通过虚构海外投资,将收入伪装成资本利得,利用韩国与部分避税地的税率差异逃避纳税义务。
消息曝光后,李准基所属经纪公司Namoo Actors火速发布声明,称税务问题源于“前合作会计团队的核算错误”,并强调李准基“始终积极配合调查,已全额补缴9亿韩元税款”。
然而,这份声明并未平息质疑。
有业内人士透露,李准基的前任会计师早在2023年便因另一桩艺人税务案被行业封杀,而李准基直到2024年仍与其保持合作,“究竟是疏忽还是故意?恐怕只有当事人心里清楚”。
更耐人寻味的是,韩国国税厅内部人士向媒体透露,此次调查的突破口竟是李准基前经纪人的举报。
据悉,该经纪人因佣金纠纷与李准基闹翻,一怒之下向税务部门提供了包括秘密录音、阴阳合同副本在内的大量证据,直指其通过“拆分合同”“虚报成本”等方式瞒报收入。
若这一说法属实,李准基面临的不仅是补税,还可能因涉嫌故意逃税被追究刑事责任。
事件发酵后,李准基的社交账号评论区瞬间沦陷。
有粉丝痛心疾首:“《夜行书生》里那个正义凛然的角色,现实里怎么会做这种事?”
也有网友翻出他2023年接受采访时的话,“作为公众人物,必须对社会负责”,如今看来讽刺至极。
事实上,李准基并非首个陷入税务风波的韩流明星。
早在2025年3月,演员柳演锡因被追缴70亿韩元税款登上热搜;2025年2月,李荷妮更是以60亿韩元的补税金额刷新韩国演艺圈纪录;而全智贤、权相佑等顶级艺人也曾卷入类似争议。
这些案件暴露出韩国娱乐产业的深层顽疾:艺人通过成立个人企划公司、跨境资金流转等手段避税已成行业“潜规则”。
某税务律师坦言:“许多艺人将收入伪装成公司运营成本,比如把豪车、豪宅登记在公司名下,甚至虚构员工工资,以此降低应税所得。”
税务丑闻的冲击远不止于舆论。
据韩媒透露,李准基原定于4月开拍的Netflix韩剧《暗夜追踪》已暂停选角,制作方担心其负面形象影响海外发行;某高端手表品牌更是在消息曝光当天宣布终止代言合作,违约金高达20亿韩元。
雪上加霜的是,他主演的电影《无声》原本入围了戛纳电影节展映单元,但组委会近日以“避免争议”为由将其撤下片单。
这场风波甚至波及整个韩流产业。韩国文化振兴院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韩剧海外版权销售额同比下跌12%,分析人士认为这与近期多名艺人税务丑闻导致“韩流形象受损”密切相关。
一位中国视频平台采购负责人直言:“现在签韩国项目就像拆盲盒,不知道下一个塌房的会是谁。”
尽管李准基已补缴税款,但案件仍留下诸多疑点。
那个提供关键证据的前经纪人究竟掌握了多少秘密?
流向开曼群岛的32亿韩元最终用途是什么?
更引人联想的是,2024年李准基曾与某加密货币平台合作推广,而该平台创始人Do Kwon正因千亿韩元逃税案在黑山等待引渡,两者是否存在关联?
韩国检方表示“不排除扩大调查范围”,这场9亿韩元的税务纠纷,或许只是冰山一角……
来源:积极的海浪H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