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大S在日本的分诊治疗过程,让日本替国内医疗制度挡了一刀

棒子影视 韩国明星 2025-02-07 07:00 1

摘要:大S去日本旅游患流感,因为日本医院的分诊制度而耽误了诊治时间后去世,让人不胜感慨,在感慨之余又庆幸中国的医疗制度才是最照顾普通人的,更庆幸这次日本的分诊制度替国内医疗制度挡刀了。

大S去日本旅游患流感,因为日本医院的分诊制度而耽误了诊治时间后去世,让人不胜感慨,在感慨之余又庆幸中国的医疗制度才是最照顾普通人的,更庆幸这次日本的分诊制度替国内医疗制度挡刀了。

先看看大S在日本患病后的诊治过程:

日本的医疗制度是实行分级转诊制度,也就是生病后由先在基层医疗机构首诊,基层医疗机构看不好后再开介绍信“转诊”到上级大医院,但过程很繁琐。

所以在日本,日常看病主要是去小型诊所或私立医院。而这些基层医疗机构往往以门诊为主,很少设病床,在面对新冠和流感等患者时,都由“发热”门诊接诊,而治疗方法基本上按照感冒处理,基本上就是配点药叫你回家休息多喝水。

即使病危病人被救护车接走后,并不代表一定会有医院接收病人,住院治疗需要医院认定确有必要才会收治,而不是你想住院就会收治你。

而流感这种被视为“可自行恢复”的疾病,患者往往被安排在家吃药休息然后自愈。除非病情极端恶化,陷入昏迷不能自理,否则医院不会接收患者。

而不轻易接收病人的主要原因是医疗从业人员不足。从已知资料可知道一百张病床配额医生是:英国有108.1名医生,美国有93.5名医生,德国有51.9名医生,而日本仅有18.5名医生,是不是很奇怪发达国家的日本,医生配额怎么这么少啊。

当下日本医疗体系的核心逻辑是“医院的运营秩序不可被打乱”,其优先事项是“避免发生医疗资源挤兑”。

而在我国"治病救人"为最优先项的制度,在日本却不能逾越它们认为的医疗制度前提。即便是日本国民,若没有病人家属施加强大压力,医院仍可能对病人采取“最低干预”模式。

据日本厚生劳动省1月9日公布的数据,2024年最后一周(12月23日至29日),日本全国定点医疗机构报告的流感患者人数首次超过30万人关口。

这么多的流感患者,如果都收入医院,那医院真的要人满为患了,根本没有那么多的医生来值班工作,所以日本医院基本上是叫病人回家自愈。

大S本来在台湾时就感不适,却被她妹妹小S安排的全家日本旅游硬逼了一起去,到了日本后马上又来了次"温泉浴"。

我们都知道流感病人应该多休息保暖,可大S家人的做法无异于火上浇油,等到大S病情加重去医院治疗,开始医院也是叫她回家休息,多喝开水等基本自愈办法。

从上图我们可以知道,大S病危到去世共进了四次医院,作为外人,我们不知道是大S和家人没重视病情,还是日本医疗体系在接诊过程中真的出了问题,毕竟三天内多达四次送往医院,但没有一次住院然后全面检查治疗。

也许当时住院也不一定能确保挽回大S的生命,但完全没有住院救治,进一步治疗生存的机会是不是少了。

假如大S在台湾或大陆生病了呢?

台湾的医疗制度我不了解,但在大陆的任何一个城市,碰到这种情况,大S的生存机会绝对比在日本大得多。

在大陆任何一家医院,见到大S这种情况首先会安排她住院,然后一套检查(这也是有些人经常喷的"过度检查")下来,基本上会确定该怎么治疗。

如果该医院治不了,会马上安排送往上一级医院治疗,如果病人病情危急,会让别的医院技术好的医生网上会诊。

有时为了赶时间,也为了给贫困病人减轻负担,会有技术好的医生千里之外"飞刀"赴会赶来一起治疗。

有时医院的病床已经住满了病人,但我们在走廊上还是会看到增加了病床,床上躺着病人,这只是为了让病人能更快的接受治疗。

其实说了这么多,就是我们的医疗资源大部分在公立医院,而公立医院是以"治病救人"为宗旨,也就是普通人在公立医院也能得到很的救治。

如果像大S这种多金又有名的人,她能得到的医疗资源会更多,毕竟有钱在哪里都是吃香的嘛。

如果大S是在大陆以这种方式去世了,不知道会有多少公zi和喷zi来喷我们的医疗系统的这不足那不是。

即使是这样,他们还是逮住大S的前婆婆张兰和前夫汪小菲狂喷,真不知道是转移视线还是喷他们喷惯了。

而大S病危时还出去热舞的大S母亲和妹妹小S却略带而过,这种双标真是够够的。

其实更要感谢大S这次在日本患病后的分诊治疗,让我们明白日本医疗机构的分诊制的僵硬制度下造成的影响,直接替中国的医疗系统挡了一刀。

因为它让我们明白,医院疗效不是靠医药,医疗器械先进,而是要有成熟的医疗制度,熟练的医疗经验,更要有为普通人服务的精神。

这几年,特别是近两年,无论在军事上,经济上,体育比赛上,还是医疗等制度上,西方国家一个个神话被打破,最后我们发现,原来最好最强的就在我们身边。

来源:放大镜看真相

相关推荐